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多樣性、差異化的經濟生態,是中國經濟韌性最重要的保障。近年來,有不少企業通過聚焦主業、強化創新,在專門領域練就“獨門絕技”,打造“拳頭產品”,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
長期以來,很多企業盲目追求規模和速度,隨之而來的是發展后勁不足、產品競爭力不高、抗風險能力不強等問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則在細分市場精耕細作,不怕花時間,舍得花精力,從而在行業內形成了獨特優勢和競爭力。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據統計,近九成“小巨人”企業集中在制造業領域,已成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及提升制造業整體素質的重要發力點,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當前,盡管中國已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體系,但仍存在部分核心環節和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問題。解決“卡脖子”難題,要靠科技創新。將創新視為靈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持續性創新投入力度大,前沿領域自主創新成果多,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重要力量。以半導體行業為例,無論是神工股份研發大直徑22英寸單晶硅材料,還是凱美特氣實現電子特氣生產全流程自主可控,都是“小巨人”企業在科技創新道路上攻堅克難、不斷提升本行業自主化水平的縮影。
產業鏈供應鏈是大國經濟循環暢通的關鍵。一段時間以來,部分國家逆全球化而動,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供應鏈風險問題在全球范圍內愈發凸顯。眼下的“芯片荒”就是一個典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注于產業鏈上某個環節,與上下游協作配套能力強,在連接“斷點”、打通“堵點”上大有可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能夠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也將為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貢獻力量。
今年7月,工信部等6部門聯合發布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目前,國內建立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業領航企業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其中,已培育“小巨人”企業4700多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各地也紛紛聚焦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和權益保護不到位等痛點難點,在政策上發力,在服務上用力,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是國家的重要舉措,也為廣大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十四五”期間,將培育10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萬家“小巨人”企業。期待更多中小企業把握機遇,走好“專精特新”之路,盡快成長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配套專家”。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