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討論對石油開采行業(yè)征收各類新稅。11月14日有報道稱,國家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最近在一次會議上指出,明年起國家將考慮向石油公司開征“利潤稅”或“暴利稅”。
對于市場競爭形成的哪怕居高不下的價格,政府也不能出面直接定價,這時征收暴利稅可能就成為調節(jié)的手段。但當前石油屬于壟斷行業(yè),油品由國家定價,所以可通過降低油品價格方式擠壓其暴利空間,而不一定要征收暴利稅。如果不這樣安排,就容易陷入一個悖論:既然承認政府定價的行業(yè)中存有暴利,即有遠高于成本的利潤存在,何不直接降低價格以去除暴利,而非要“舍近求遠”征收所謂暴利稅?
征收暴利稅容易形成對油品暴利即過高售價的間接默認,因為征稅無疑是對行為合理合法的肯定。既然被征收了暴利稅,石油企業(yè)榨取暴利也就變得“名正言順”了,這樣就等于消弭了來自外部要求其合理定價的壓力。
對石油行業(yè)征收暴利稅,則其利潤中的一部分要上繳財政,國家財政成為最大的贏家。退一步說,征收的暴利稅即便能以各種名義最終用之于百姓,也并不等于被用來補貼了油品的消費者―――讓油品消費者這一特定群體為所有百姓福利作貢獻,這是否合理
石油公司通過壟斷贏取暴利,政府又通過征收暴利稅使暴利變相“合理”,實際上就等于讓消費者在為石油壟斷企業(yè)的暴利埋單,所謂暴利稅實際還是被間接轉嫁到了消費者頭上。壟斷企業(yè)與國家財政從中受益,而消費者成為最大的輸家,這樣一種利潤與財稅分擔模式不合理。
信息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