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學家精神?
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
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第一次對科學家精神作出全面概括。
科學家精神是我國科學界寶貴的精神財富。過往70余年間,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薪火相傳,用智慧和汗水換來中國的嶄新面貌。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今天的科技工作者又當如何傳承并弘揚這些精神呢?
為什么是這12字?
科學家精神的豐富內涵,被歸納總結為12個字、6個詞。“愛國”是當仁不讓的第一要義,而與之密不可分的,是“奉獻”精神。
“愛國與奉獻,就是讓科研人員、科技工作者回答‘做什么人’‘立什么目標’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張瑜對《中國科學報》說。這位耄耋之年的老教授,是錢學森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的首屆學生。
“你做科研是為了什么?是為了人類的進步,為了大多數人的幸福,為了國家的富強,還是只為個人和小家庭優越的物質生活?不同的答案,注定會有不同的人生方向、高度和厚度。”他說。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原校長林建華則強調了“創新”和“求實”的意義。“所謂‘求實’,就是追求真理、尊重規律,不被權威束縛,不向功利折腰。這是科學研究最本質的動力。”他說,“‘創新’則更不必說了,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必須打破傳統的、慣性的思維,要有創造性的工作,這樣才能真正開拓人類的認知邊界。”
“對今天的科學家來說,‘協同’的意義尤為凸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說,“當今時代,除了純數學等極少數學科外,絕大多數研究領域都需要廣泛深入的合作。如果說過去的研究是一條線,今天的研究則是更加龐大復雜的綜合體系。你沒有協同的精神、合作的藝術,就很難做出真正有價值、有影響力的工作。”
“同樣重要卻時常被忽略的一點,是‘育人’。”張瑜說,“一個科學家只知道做好自己的課題、做好自己的研究領域,那遠遠不夠。只有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而且做得成功,學界才能新秀輩出,我國科技工作才能‘可持續’發展。錢學森先生‘科學家辦教育’,著力培養科技后備力量,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研究和發揚光大。”
不薄今人尊古人
一提起科學家精神,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想起老一輩科學家。相比之下,那些當前奮戰在科研一線的、正當年的科技工作者則較少被談及。
這是為什么呢?
“這并非我們只歌頌老一輩、不歌頌新一代,不存在‘厚古薄今’的問題。”張瑜說,“老一輩科學家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不是人為定義、刻意宣揚的,更不僅僅是因為資歷老、地位高,而是他們確實作出了開創性、奠基性的重大貢獻,這是不爭的事實。”
他說,如果把從無到有開辟了“兩彈一星”等偉大事業的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前輩稱作共和國的“第一代科學家”,如今80歲上下的一批科學家,“或可稱為‘第二代’”,他們繼承了前輩科學家的精神,在他們的身體力行和引領下,推進了北斗、空間站、天眼、高鐵等重大的科技突破。
“老一輩科學家固然可敬,我們今天的科技中堅力量和后備力量也很出色,堪當大任,令人欣慰。”張瑜說。但他認為,部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沒有經歷過百廢待興的年代,“因此我們應該負起宣傳、教育和培養的責任,讓年輕一代更好地承擔起國家重任”。
李家洋認為:“時代賦予老一輩科學家人生的傳奇色彩和典型意義,讓他們的故事更加動人,更有傳播性。但我們也不能忽略身邊千千萬萬默默無聞、埋頭苦干的科技工作者。在較為和平的環境下,他們沒有那么多激動人心的故事,但都在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地做自己的本職工作。”
“中國的科技工作者非常勤奮。就我所見所聞,從研究生到研究員,很多人都沒有節假日,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他們的動力從哪里來?就是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對祖國、對科學事業的熱愛。”李家洋說,“如果每一個科技工作者每一天都能兢兢業業、全力以赴,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精神會傳遞,未來亦可期
科學家精神如同一支熊熊燃燒的火炬,在一窮二白、篳路藍縷的時代被先行者點燃。自此以后,一路被傳遞著、保護著,作為火種傳播著、擴散著。
林建華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科技工作者能保持純粹,初心不改。
“現在,國家為科技工作者創造了非常好的工作環境,我們就更有義務心無旁騖地獻身于科學事業。而且正因為物質條件變好了,科學家更需要對名與利的誘惑保持清醒。只問是非,不計利害,潔身自好地做學問,不要辜負時代的幸運和國家的厚望。”
李家洋曾擔任一些行政職務,如今卸下這些行政職務的他,依然奮戰在科研一線。
“事實上,我從未離開過科研。即便在做行政工作的那十幾年,絕大多數的晚上與周末我都在實驗室。”他說。因為從事科研、了解科研,所以作為管理者能更好地指導科研工作;因為做過管理者,所以能從更高的層面和更寬廣的視野來開展科學研究——這就是李家洋從自身做起,對科學家精神最樸素的堅守。
張瑜已經81歲了,過去十年來,他走遍全國,遍訪228所高校、一些科研單位及中學名校,以親身經歷為線索講述錢學森的故事,傳播他的科學家精神。
“在各高校進行講座的時候,每次到學生互動環節,我都很受感動,他們積極提問,跟我訴說自己的心里話,展現出樂觀積極、獨立思考、求知欲強的特點。”張瑜說。
看著他們,張瑜仿佛看到科學家精神的火種,正在一顆顆年輕的心中萌芽。星星之火,生機勃勃。“精神會傳遞,未來亦可期。”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