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郵電大學是全國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和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譽為“中國數字通信發祥地”。學校現建有移動通信終端與網絡控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工業物聯網示范性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大數據智能計算示范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國-韓國工業物聯網“一帶一路”學校始終堅持以信息通信技術為學科特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學科優勢,主動擁抱、適應和引領智能時代,深耕人工智能學科領域發展,探索人工智能與應用學科交叉融合,重視“人工智能+信息學科”人才培養的體系創新、方法創新與路徑創新,形成了“人工智能+信息學科”人才培養的“重郵模式”。
三維理念:
確保“人工智能+信息學科”人才培養的方向引領
秉持人工智能與信息學科交叉融合的理念。學校重視強化人工智能與信息學科的交叉融合,建立人工智能與信息學科共融共生的新格局。學校圍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等方向布局和建設新興交叉學科領域,以“南山強基工程”為引領,構成基礎學科為塔座、交叉學科為塔身、特色優勢學科為塔尖的“學科文峰塔”。
秉承“人工智能+信息學科”人才培養與學校綜合改革共進的理念。學校充分發揮綜合改革的撬動力,堅持將“人工智能+信息學科”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綜合改革的核心目標,全面改革部署面向未來的“人工智能+信息學科”,把握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向,聚焦未來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核心技術,全方位推進人才培養體系改革和可持續發展。
秉持人工智能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雙向賦能的理念。人工智能不僅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更是信息學科領域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的牽引力,而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又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支撐力。學校以人工智能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雙向賦能為引領,大力加強人工智能在信息通信、網絡安全、先進制造、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建設,形成了智能認知與機器學習、視覺感知與識別理解、認知計算與知識發現、智能決策與知識自動化、智能社會治理等人工智能學科和專業新方向。
三重體系:
搭建“人工智能+信息學科”人才培養的四梁八柱
形成“一體兩翼”人才培養理論體系。學校堅持系統謀劃、頂層設計,以“人工智能+信息學科”為主體,開展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基礎研究。立足人工智能基礎,加強人工智能與數學、物理學和生物學等學科融合,形成“人工智能+基礎學科”之一翼;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強通信、控制、安全等應用學科與人工智能融合,形成“應用學科+人工智能”之另一翼。通過“一體兩翼”協調發展,實現學科交叉融合與共享共生。
完善“人工智能+基礎學科”支撐體系。學校以大數據智能計算示范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平臺為主體,成立重郵-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學院,圍繞認知計算、人機混合智能、知識自動化等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開展科學研究,培養了一大批人工智能拔尖創新人才。
構建“應用學科+人工智能”交叉體系。加強應用學科與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建設了智能化無線移動通信等研發平臺,開展了針對智能通信、智能安全、智慧健康、智慧教育等行業領域的原創性和基礎性研究,形成了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培養了一大批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復合型創新人才。
三條路徑:
創新“人工智能+信息學科”人才培養的改革實踐
凝練人工智能特色學科與專業融合發展的大方向。大力開展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方向的基礎研究,在智能通信、智能安全、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的應用研究,著力凝練優化“人工智能+信息學科”等優勢特色學科及專業的交叉融合發展方向,為智能時代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強化人工智能學科與專業融合建設的大團隊。學校圍繞智能通信、智能安全、智能制造等領域,培養、引進多位國家級高端領軍人才,組建了國內國際一流的研究團隊。通過實施優秀中青年人才資助計劃和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重點培育與引進優秀青年人才。建設以學科負責人、學科方向負責人、學術骨干人才為一體的學科梯隊。
打造人工智能高水平學科與專業融合共進的大平臺。依托與企業聯合成立的研究院,肩負服務行業和地方經濟、促進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使命,以人工智能發展為契機,建設了智能云計算基礎科研與學科平臺、跨行業城市三元空間協同感知與數據匯聚平臺、智能云計算跨行業大數據融合應用分析平臺等,形成了跨空間、協同感知、人機交互協作的人工智能數據模型與認知方法體系。
在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戰略、人工智能科技變革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與新形勢下,重慶郵電大學將進一步攜手更多的高校、行業企業和科研院所,致力于為“人工智能+信息學科”領域的人才培養,深化更高質量、更優水平、更加精準的教學改革,為智能時代人才培養奠定堅實的育人基石。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