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如何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近期,全國政協在北京召開“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數字經濟持續成為科技界和產業界人士熱搜榜上的“超話”。 他們說,“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重任在肩。”
“信心和希望比金子更寶貴!”
“好多朋友都問我說了啥。其實這些年我說的和做的,只有‘安全’這一件事。”全國政協委員、360創始人周鴻祎受邀出席了此次數字經濟專題協商會。他在會上表示,數字經濟發展的勝負就是“安全”,筑牢了安全的屏障,就是提高了發展的效率和質量;守住了安全的底線,就是守住了發展的成果。
“因此要從保障數字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以底線思維,考慮極端情況,統籌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將網絡安全升級為數字安全,真正構建數字安全體系,為數字經濟保駕護航。”周鴻祎建言采用“安全大數據”,通過建立區域、行業級安全大腦,形成國家級分布式安全大腦。
“這次會議,我感受到了信心和希望。在這個時刻,信心和希望比金子更寶貴!”周鴻祎認為,互聯網已經進入到下半場,那就是產業數字化。數字化必須與各行各業融合,推動傳統產業、傳統企業數字化,未來所有的企業都將成為數字化企業。
“數字醫療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醫療服務體系提質增效、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優質醫療資源普惠共享提供了有效方案。”作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專注醫療AI的數字經濟企業代表,推想醫療創始人兼董事長陳寬也參加了此次專題協商會,并在會上建言獻策。
“數字經濟正如青年,成長的過程必然會伴隨困難和起伏,也恰恰在磨礪當中,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數字經濟發展,值得我們這一代青年人為之奮斗終身!”陳寬介紹說,推想醫療的數字經濟實踐,是將前沿AI技術應用到醫療行業,讓AI模型學習海量數據,復制最頂級三甲醫院醫生的專業能力與豐富經驗,提供給廣泛的基層醫院。
“全國政協聯手產學研各界,就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進行專題協商,尚屬首次。”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劉旭認為,會議釋放出一些重要的政策信號,包括: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整體戰略導向沒有變;在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基礎上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的期待沒有變;促進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努力方向沒有變;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的開放態度沒有變等。
“這些信號的釋放,回應了各界的關切,對于摒棄誤讀、穩定預期、提升信心、凝聚合力,意義重大。可以說,是給各類市場主體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劉旭說。
聚焦關鍵點做強做優做大
此次專題協商會認為,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把發展數字經濟自主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科技自立自強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剛需’。”中國電子云執行總裁馬勁在深刻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后認為,數字經濟發展最為核心的內容在于,如何由量轉質,提供高質量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
“關鍵發力點之一是高質量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國‘東數西算’工程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個安全、可靠、先進、綠色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作為數字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云計算與存儲將在數字經濟發展中承擔重要的角色。另一個關鍵發力點是核心技術攻關,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持科技創新,提高基礎研究水平,解決數字經濟中‘卡脖子’問題。”馬勁解釋說。
參加此次專題協商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云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云勇也提出,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加強4個融通助力“東數西算”:加強算網融通,助力“東數西算”供需協調;加強數據融通,助力“東數西算”應用布局;加強能源融通,助力“東數西算”綠色環保;加強政策融通,助力“東數西算”統籌發展。
“一方面要加快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要變革阻礙產業數字化進程的體制機制障礙。同時要強調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價值,實現對數據資源的高效利用。”大人小店CEO侯艷麗從實踐出發,提出進一步出臺扶持政策,鼓勵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解決其“不愿轉”問題;加強關聯配套專業服務能力,全力打造數字化轉型服務側,加強中小企業數字化人才培養,解決其“不會轉”問題;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示范引領,解決其“不敢轉”問題;完善中小企業數據安全監管體系,解決其“不想轉”問題。
“發展數字經濟,最重要的是鼓勵科技創新,最關鍵的是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尤其是具備可操作性、具備現代發展理念的法律制度體系。”中國電子工業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副總經理王大鵬博士認為,要重點在數字產權和數據安全兩方面下功夫。只有構建了數字產權的制度基礎,才能促進數據要素合法流通,才能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進而壯大整個數字經濟。此外,還要對數據安全出臺可操作的規范和指引,明確邊界,避免“安全”被泛化。
打好一場數字經濟持久攻堅戰
劉旭分析說,從空間布局看 ,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正逐漸形成“3+2+N”的地緣結構,整體呈現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三大核心區引領 ,東部數字經濟引領帶、中部數字經濟崛起帶兩帶并進提升,成渝、西咸、貴陽等西部多點開花的新格局。中西部地區正積極融入東部沿海領先地區數字產業分工體系,中國數字經濟正從沿海向廣袤的內陸腹地輻射發展。
從產業發展路徑看,當前,基于資源稟賦,謀定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搶先樹立“產業IP”,再圍繞此打造市場和生態,提升數字經濟發展站位、高度,從而獲得更多政策支持、資源導入,以實現跨越式發展,越來越成為地方青睞的發展路徑。
“發展數字經濟的重任,最終要落到市場創新主體——企業的身上。”劉旭表示,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企業要打好一場攻堅戰、準備好一場持久戰。
打好一場攻堅戰,就要提升技術創新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開展基礎科學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創新,突破關鍵元器件和工業軟件核心技術短板,推廣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領域的示范應用,盡快形成規模化協同效應。
準備好一場持久戰,就要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堅持“一把手”工程。鏈主企業發揮帶動作用,開放數據資源,提升上下游協同效率;專精特新企業要推進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全流程數字化,樹立行業數字化轉型標桿;有關部門要完善企業數據安全法規條例,健全企業信息安全監管體系,保障中小企業數據資產權益和安全。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