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金額超2萬億元,科研助理崗位共吸納17.9萬人就業……今年以來,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我國科技政策加快扎實落地,重大科技任務深入實施,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支撐經濟穩步增長持續發力。當前科技創新有哪些熱點和看點?近日,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和專家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培育新經濟增長點
近期,科技部與各部門、地方持續完善“共同凝練科技需求、共同設計研發任務、共同組織項目實施”工作機制,積極探索重大任務實施“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對前沿探索項目實行首席科學家負責制,設立顛覆性技術專項,支持科學家大膽探索,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戰略性、關鍵性、對經濟發展有重大牽引和帶動作用的科技成果。同時,大力支持數字經濟、平臺經濟領軍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研發任務。
科技部近期還啟動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大應用場景建設,其中包括智慧農場、智能港口、智能礦山等10項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和黑土地力培育、氫進萬家、綠色健康和健康社區等重大應用場景。
“選擇有一定產業化基礎、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重大應用場景,統籌配置科技創新資源,通過重點支持和持續建設,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水平,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邢懷濱說。
支撐扎實穩住經濟
當前,科技部正深入推進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促創業,加快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會同相關部門、單位,進一步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研發單位和金融機構對接、項目成果和資本市場對接,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科技人員成果轉化的激勵力度大幅增加。”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副司長吳家喜說。
科技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31日,全國共登記技術合同34.69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0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06%、33.84%。
此外,國家高新區總體運行平穩,經濟體量繼續保持增長,表現出較強發展韌性,有力支撐地方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介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國家高新區總數分別達到23家、173家。
今年以來,通過探索構建“創業導師+投融資平臺”的新型孵化模式,推進科技創新創業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快落實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等支持政策,進一步營造了我國良好的科技創新創業生態。
科技部充分發揮國家高新區、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和創新基地平臺依托單位的引領作用,聯合六部門鼓勵各類創新主體開發和落實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參與科研相關工作,截至2022年8月31日,科研助理崗位共吸納17.9萬人就業,其中2022屆高校畢業生超15萬人。
“總體上看,我國科技人才隊伍規模進一步壯大,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得到充分激發,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陳寶明說。
科技抗疫取得新的階段性成果
科技部提供的信息顯示,我國正堅持多條技術路線并行,穩步提升常態化疫情防控能力。
目前,我國主導制定了全球首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國際標準,持續開展呼氣、光譜質譜等新型檢測技術研發,上百個檢測試劑獲批上市;42款疫苗進入臨床試驗,17款在境外獲批開展Ⅲ期臨床試驗,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等9款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3款疫苗納入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多款國產新冠藥物獲批上市,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安巴韋單抗注射液及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已在國內獲批上市,中藥“三方”廣泛應用于抗疫一線,小分子藥阿茲夫定獲附條件批準增加新冠肺炎治療適應癥;實施科技抗疫國際合作行動,取得一批重大階段性成果,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發揮有力保障。
下一步,科技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狠抓科技政策扎實落地,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為穩住經濟、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