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打造與青海省科技創新實際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省科技廳按照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以完善經費管理、減負松綁、強化激勵為切入點,從制度體系、管理流程、組織模式等方面持續發力、多點突破,推動全省科技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激發全省科研人員創新活力,為建設創新型青海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高位謀劃推進,構建科技創新“四梁八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安排部署,在省政府主管領導的親自指導推動下,制定印發青海省科技體制三年攻堅方案、“科技政策落實年”實施方案等,不斷完善全省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科技創新治理體系,重點解決全省科技創新工作中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問題,切實以制度體系建設推動科研經費規范使用、擴大科研經費管理自主權、激發科研人員活力、加強科技項目績效管理,全方位營造良好科技創新生態,提升創新整體效能。
創新組織模式,推進科技項目流程再造。持續推進科研項目形成機制改革,實施首個“揭榜掛帥”項目,引進山東天力集團科研團隊解綁氯化鎂脫水“卡脖子”技術難題,年內有望取得重大突破。開展“帥才科學家負責制”項目試點,由“帥才科學家”自主確定研究課題、選聘科研團隊、安排科研經費使用,經費管理采用“包干制”,給予5年穩定支持。支持開展鎂基超穩礦化土壤修復材料研發,建成年產2萬噸生產線,實現規模化生產,產出的土壤修復材料應用前景良好;支持科研團隊聯合開展油菜高效高值技術研發,創建“全區域布局、全價值鏈挖掘和全產業鏈開發”新模式;支持青海大學科研團隊開展馬鈴薯育種能力創新體系及種業生產能力提升技術研究。
減負激勵并舉,加速激發創新活力。不斷加大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續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將直接費用預算科目合并簡化為3個,費用使用調劑權全面下放至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擴大經費“包干制”范圍,對“揭榜掛帥”“帥才科學家負責制”項目和2022年度省級基礎研究計劃164個項目開展“包干制”管理。擴大財務助理試點范圍,引導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開發科研助理崗位時設立財務助理崗位,目前共招錄科研助理崗位人員334人。提高間接費用核定比例,一般項目上限最高提高至30%,純理論研究提高至60%,明確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等激勵措施,確保事業單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對重要貢獻人員分配比例不低于科技成果轉化凈收入70%。配合省財政廳出臺《青海省省級財政專項資金項目專家評審費管理辦法》,全面對標國家專家評審費水平,實現省內專家評審費標準翻倍。
強化宣傳督導,推進政策落地生效。面向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業組織及相關中介機構財務專家,加大專題培訓力度,宣傳解讀《青海省省級財政科技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經費會計核算和預算評審、財務驗收審核要點及方法等,創新開展業務知識線上測試,提升財務人員對新政策的理解水平和實操能力。深入開展“科技政策落實年”活動,全面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青海省關于優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十八條、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十六條中還未落實或落實成效不明顯的政策舉措,從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科技成果轉化處置權改革、科研財務助理、科技管理服務體系等11個方面,提出19條具體工作措施,聚焦全省科技創新政策落實的堵點痛點難點,大力推動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政策落實落地,把政策落實轉化為規范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有效舉措,全面推進科研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
來源:青海省科技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