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經濟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中國、二十一世紀世界的最新理論成果,這一重要思想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博采眾長、去粗取精,具有鮮明的開放性。經濟日報記者圍繞相關問題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秦宣。
記者:怎么認識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繼承?
秦宣:習近平經濟思想形成發展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精髓。
首先,習近平經濟思想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新時代經濟發展實踐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這一思想的理論來源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都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讀《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經典文獻,領悟蘊藏其中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論,繼續深化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例如,新發展理念的提出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觀點是相通的,“共享”發展理念來源于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在未來社會“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等思想;“綠色”發展理念來源于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等論斷。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的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則進一步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經濟與政治關系、關于經濟發展階段、關于社會再生產的理論。
其次,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這一思想中的許多重要觀點直接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關于經濟發展的思想。例如,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這些重要論斷在充分吸收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精髓的同時,又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根本任務、價值取向、制度安排、資源配置等方面的理論。
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豐富和發展,書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嶄新篇章。
記者: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如何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精華的?
秦宣: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開放性不僅表現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堅持和繼承方面,還表現在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精華。
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使之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動力。
另一方面,習近平經濟思想直接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比如,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深深體現傳統民本思想中的愛民、保民、養民、富民等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民惟邦本、“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的思想具有一致性;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再比如,習近平經濟思想中堅持穩中求進、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用釘釘子精神抓落實等重要方法借鑒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經世致用的務實思維;關于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與安全等重要論述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注重整體的辯證思維;關于創新發展、創新驅動、通過自主創新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等重要論述吸收借鑒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于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
習近平經濟思想充分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養,并將蘊含其中的思想精華創造性地運用到其治國理政實踐中。
記者: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如何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經驗和西方經濟學有益成分的?
秦宣:習近平經濟思想立足于中國,但又面向世界;注重吸收本來,但又注重吸收外來。這一思想的開放性不僅體現在它形成發展于我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也充分體現在對西方經濟發展成果及其經濟理論的吸收借鑒方面。
一方面,習近平經濟思想充分吸收國外經濟理論的優秀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并不排斥國外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西方經濟學關于金融、價格、貨幣、市場、競爭、貿易、匯率、產業、企業、增長、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有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一面,要注意借鑒。同時,對國外特別是西方經濟學,我們要堅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另一方面,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刻總結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經驗教訓,吸收借鑒西方經濟學有益成分。其中關于“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觀點,吸收借鑒并突破了西方主流經濟學關于政府和市場二元對立的分析范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本質上是追求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實現公平和效率的統一,進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超越了西方主流經濟學以利潤最大化為理論發展前提的假設,避免由此帶來的矛盾以及西方經濟不斷演化出的各種危機;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論述,雖與西方供給學派的主張有實質性差別,但也從西方供給學派中汲取合理成分;關于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論斷,則吸收借鑒并超越了西方經濟學經濟增長與發展理論,同時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發展階段的理論。
總的來說,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在中國擴大開放和經濟全球化曲折推進的大環境中形成發展并逐步成熟起來的,也必將在中國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過程中進一步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