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作為制造業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正迎來落地實踐的加速期。
“通過數字化能力提升企業韌性,已經成為制造行業的共識。過去一年,騰訊智能制造在組織協作效率提升、垂直領域聚焦深耕、行業經驗與實踐積累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績。未來,騰訊云也將繼續陪伴廣大制造企業與合作伙伴,堅守長期主義,共同穿越周期。”11月30日,騰訊云副總裁、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負責人蔡毅在2022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智能制造專場上表示。會上,騰訊新發布了三大制造行業場景解決方案,這三大方案基于騰訊WeMake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廣大制造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切實可行的落地方案。
騰訊云智能制造總經理梁定安提出,硬核數字技術、2C能力2B化與跨界創新實踐,構成了騰訊服務制造業數字化的基礎能力模型。依托這三大優勢,騰訊未來將從“點、線、面、體”四個方向為制造企業提供助力,打造工業互聯網數字基座,攜手合作伙伴構建健康可持續的數字生態體系。梁定安進一步解讀了騰訊云智能制造在數字工廠、數字營銷服、數智產業鏈三大場景下的全新數字化解決方案。
助力工廠生產運營數智化轉型
針對制造企業最核心的生產運營數智化轉型,騰訊WeMake通過將工業物聯網、大數據、邊緣計算、云原生、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領域的技術能力模塊化、平臺化,打造了新一代數字工廠操作系統,將幫助制造企業快速構建以數據驅動的智能工廠,提升企業運營管理、制造與工藝管理、生產過程管控、設備管理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全面提升工廠的精準決策能力以及協作與運營效率。
四川華拓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服務全球客戶超500家,是行業領先的光模塊與光器件研發生產商之一。目前華拓產品覆蓋寬帶接入、5G/4G無線接入、數據中心、傳輸網四大應用領域。
華拓與騰訊云達成戰略合作,打造騰訊云智能制造數字工廠首個落地標桿案例。在合作過程中,華拓智能制造基地(華嶺光子)借助WeMake數字工廠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工廠平臺,對工業軟件的用戶端和管理端進行統一管理,運用集成平臺打通了ERP、MES、自研OA等業務系統,通過工業物聯網平臺,打通了OT和IT的數據壁壘,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各種BI看板。數字工廠項目落地后,工廠生產運營效率整體提升了10%,人力投入也減少了20%,實現了數據驅動制造。
打破營銷服數字化轉型難題
根據騰訊對100 家工業企業的調研,超過70%的工業企業對營銷服領域的數字化轉型缺少足夠經驗。針對這一行業痛點,騰訊WeMake新推出了“云霄”數字營銷服解決方案。基于“客戶、渠道、客戶、設備”的工企數字化轉型模型,該解決方案以騰訊數字營銷服平臺為支撐,幫助工企重構營銷、銷售及服務鏈路的業務連接。
具體而言,在營銷側,WeMake云霄可從客戶數據匯集、客戶畫像建立、線索管理等三方面入手,幫助工業企業引入新營銷手段并精細化管理客戶;在銷售側,WeMake云霄幫助企業重塑整機渠道的銷售模式,通過企業微信連接客戶與經銷商,同時推動銷售過程標準化,從而提升線索轉化效率;在服務側,WeMake云霄幫助工企實現不同廠商設備的全面連接和管理,由此提升服務能力和場景定制化能力,進而打造出差異化的服務壁壘。
目前,在工程機械、裝備制造、汽后服務等多個行業,WeMake云霄已切實幫助企業獲得更高質量的線索和商機轉化率,顯著提升了終端客戶大客戶的粘性與滿意度。目前,騰訊云就助力了某工程機械企業一起打造出了領跑行業的數字營銷與服務體系,自從2021年開始,卡特就開始著手打造一個全新的數字化營銷和服務平臺,用于服務中國市場。通過平臺,企業首先實現了以差異化的營銷內容、差異化的投放策略來觸達客戶,再到用具備行業特征的高價值標簽體系來評價每一條銷售線索。
經過接近一年的建設,首期平臺投入運營后,企業的運營效率也得大了極大的提高。
進一步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協同
對制造型企業而言,除了自身實現數智化,產業鏈的協同升級也至關重要。根據騰訊對12個重點省市233條產業鏈的觀察,熱點產業鏈顯示出了承載體量大、鏈路輻射面廣、業態及客群結構多元、大宗原材料強依賴等結構共性。這也意味著,從采購源頭到市場終端有大量可優化環節,可促使整個產業鏈降本提效。同時,通過“鏈主”帶領產業鏈升級,也將創造對企業自身、對產業鏈、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多贏局面。
為此,騰訊WeMake進一步推出“云鏈”數智產業鏈解決方案,為產業鏈轉型升級提供量身定制的“工具箱”與“連接器”。 憑借交易與服務平臺,產業協同平臺、產業金融平臺,低碳產業集群平臺、產業大數據中心等五大平臺,覆蓋產業鏈上中下游,全面助力“鏈主”企業統籌產業供需、拉升產業效能、健全產業生態、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目前,這套方案已在汽摩配、光伏、電力設備等很多個行業都有了成功的落地和應用,面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持久戰,全行業需要有長跑的耐心與長期投入的決心。騰訊作為產業互聯網的實踐者,未來會繼續發揮在新基建、技術、連接、生態等方面的優勢,攜手產業各界伙伴,助力廣大制造企業提升數字化水平,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