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交叉性、復合性極強的新興學科,牽涉范圍甚廣、研究方向繁多,對研究所方向整合、系統布局而言,挑戰巨大。圍繞如何統籌、如何切題、如何“有所為有所不為”,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自動化所)著重作了如下部署。
一是聚焦作為名詞的“智能”,即回答“如何發展智能科學與技術本身”這一問題,探究與智能相關的新理論和新技術;二是關注作為形容詞的“智能”,回答“如何實現人工智能賦能國家重大關鍵領域的需求”這一問題,推動智能科學與技術更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從這兩個角度以及智能科學的產生范式出發,自動化所確立了“自主進化智能”的核心發展目標,以及“腦圖譜與類腦智能”“多模態人工智能系統”“決策智能系統”三大主攻方向。
“腦圖譜與類腦智能”方向,是內涵與外延仍在不斷拓展的前沿交叉科學研究,其主要目標在于啟發我們開發“更加靈活和通用”的計算機。這是一個仍處于蓬勃發展中、探索發現期的學科,沒有特定發展路徑,因此研究所仍以PI制(學術負責人制)管理為主;我們借助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契機,把研究所相關研究方向的課題組通過整合,以實驗室方式運行,希望集聚力量將對類腦智能微觀、介觀、宏觀的探索轉化成體系化的基礎研究。
“多模態人工智能系統”方向,是自動化所開展時間較早、積累較深的研究領域,其細分領域和潛在應用基礎研究較多,需要從源頭上歸攏和收束。自動化所從需求驅動的角度出發,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人工智能重大問題,希望在推進定向性應用研究與技術研發基礎上,加快促進科研范式的轉化和重大成果的產出。
“決策智能系統”方向,是智能科學中較為特別的一個。有別于感知智能,決策智能主要基于對不確定環境感知、認知、決策的探索并使收益最大化。這一反饋形成的系統閉環,將使人工智能擁有更完整的表現形式。面向關乎國計民生的決策任務,研究所組織和統籌大團隊形成大研究平臺,開展決策智能基礎理論、算法、環境、評價、應用等研究。
受人工智能自身學科發展規律以及過去科研范式的影響,人工智能研究“青菜蘿卜一大筐”,雖然“個個都新鮮”,但“個頭兒都不大”。如果任由各種方向的研究散亂無序開展,不僅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重復,還難以產出有學科影響力的成果。自動化所的科研機制改革,就致力于解決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的這個痛點,具體而言有三項舉措。
一是建設公共研發平臺。自動化所針對上述三大科研主攻方向,建設軟硬件完備、人才配置合理的研究平臺。平臺為相關研究提供大的“試驗床”,不同研究團隊可以在平臺上互通有無、精誠合作。
二是成果匯聚評價機制。在平臺建設和實驗室整合重組的基礎上,研究所實施學術委員會指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在學術評價、資源分配上,充分尊重戰略科學家的專業判斷和眼光。
三是堅持尊重規律、需求牽引。無論智能研究本身,還是智能技術賦能,我們在研究所層面的“匯聚歸攏”動作都須尊重科學發展規律,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否則動作就可能變形。
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是一個能力不斷擴張、新知識不斷涌現和迭代的過程,呈現出“自主進化”的特征。這闡述了“智能”的本質奧義即自主進化,也是自動化所確立的核心發展目標。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實現“自主進化智能”。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