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科技發展以及經濟、社會整體格局的提速變化,人們對于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態勢也多了很多創新式想象。然而在我看來,當下我們談“創新”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一定要理解創新的方向是什么。
暢想未來時,人們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外推法,即從當下或歷史角度出發,預判未來的發展。但事實上,對于未來還有另一種想象方法,那就是內推法,即當社會處在結構性變化時,首先根據未來的多種可能性回看現在,思考當下的教育應該怎么做。
如果按這種模式做一次關于高等教育未來和當下的反思,會很有意思。
四點構成未來教育基本想象
從歷史上看,我們的經濟模式經歷了從傳統經濟到知識經濟,再到“創客經濟”以及創新經濟的過程,不同經濟階段對教育也提出了不同要求。
在傳統經濟時代,教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根據人們的學習愿望機械性地教授知識。可以說,在過去的數千年時間里,教育沒有發生過根本性或顛覆性的變化,只是功能性在不斷延展——從最早的單純“教知識”,到后來擴展到做研究,再進一步延伸到社會服務……
然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特別是在當下的“創客經濟”和創新經濟時代,教育已經發生了顛覆性改變。其原因是伴隨著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普及,知識的分享形式和學習方式已經發生了革命性改變,從而導致了一場波及整個社會的范式革命。
在這種情況下,教育不再是簡單學知識,而是要“訓練”受教育者,使其可以用一種適合未來世界發展的心智模式認知自己、認知社會和認知世界,再創造性地形成未來的生活方式、知識工具和知識平臺,甚至創造適應未來的產業和社會生活方式。
也就是說,從社會經濟發展角度看,“創客經濟”和創新經濟時代對于一名人才的關注點會更多落在他能做什么,以及能想象什么,而非能掌握什么,這些顯然不是只在黑板與教室之間徘徊的傳統教育形式所能給予的。
教育的這種轉型或升級得益于近幾十年間技術的飛速發展——廣播電視突破了教室和校園的圍墻,使傳統的知識傳播更快捷;多媒體使傳統教學過程更引人入勝和豐富多彩。然而相比之下,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將顛覆傳統教育模式,教育不僅會突破圍墻,而且會跨越國界和年齡段、打通學校和社會的組織邊界,讓隨時隨地的廉價學習成為可能,學習、生活、工作融為一體,生態化成為未來教育形態的基本特征。這些革命性改變讓我們可以從更具顛覆性的視角探索未來教育。
當下,人們對于未來教育有很多研究。盡管沒有人真的能預見未來,但通過對人類發展的回顧以及對未來可能性的想象,我們還是可以打開幾扇窺探未來的“窗戶”。
至少在我們的想象中,未來教育應有以下基本特點——
第一是超越校園,這點很容易理解,不再贅述。
第二是超越國界,即跨國教育和跨國學習的普及化。
第三是需求導向,即更加關注人在社會層面的需求。
第四是技術驅動,即技術更深入地介入教育行為。
更重要的是,未來教育很有可能是一種“全人教育”。這種教育會更強調個性化、興趣驅動和終身學習,方式上一定是融合式的。
請注意,興趣驅動目前依然是所有教育模式面臨的挑戰。身處工業化階段的我們,很少讓學生圍繞自身興趣做事情。根據我的觀察,很多初入高校的學生,其興趣已經被應試教育所扼殺,以至于我們不得不給學生一年時間,通過強化素養教育,幫他們了解自己、社會和未來,希望他們先找到自己的興趣,再規劃大學生活和未來人生。即便如此,許多同學對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或人生依然困惑不已。
通常,人們會把學習分成幼兒、中小學、高等教育等幾個不同階段。這種分法雖然可以使知識的傳輸變得更加有效,但在現代社會,這種分階段的學習模式卻很容易打破學習本身的連貫性,而未來一定是一個持續終身學習的過程。
這就決定了未來學習也一定是融合性的,而且這種融合絕不僅限于不同學習階段之間,也不止于跨越上述的各種邊界,而是線上線下結合,學習、研究、實踐融合,教育、生活、工作相互交叉等,甚至包括人與機器的合作和融合。
因此,在未來社會,我們的教育應呈現出這樣一種趨勢——營造興趣驅動、個性化、研究導向、終身學習以及創新創業的教育生態。
三種相互銜接而又各具重點的模式
面對這種趨勢,基于近年來西交利物浦大學(以下簡稱西浦)的實踐探索,以及我們對未來教育的理解和現有的資源和網絡,我們將高等教育的發展大致分為以下三種模式。
第一種是針對傳統的專業精英教育模式進行升級和改造。在實踐中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提倡興趣驅動、研究導向型教育,同時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行業背景的了解。其目的是讓學生對自身所學習領域的背景,以及本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有足夠理解,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其真正成為有造詣的專業精英。
第二種模式是融合式教育,即放棄以專業為導向的培養,轉而用行業整合專業知識,培養能在未來利用各種技術平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引領新行業的行業精英或業界領袖。這里必須說明的是,業界領袖其實是很難完全通過學校教育培養出來的,但當我們培養了大量的行業精英時,一些業界領袖完全有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己“冒出來”。
第三種模式則是完全打破大學圍墻,使大學走進社會,利用自身相對中立的地位和前瞻的觀念思想,將政府、產業及其他相關的社會財富和資源整合起來,最終形成完整的圍繞各種產業的創新生態。簡言之,就是大學走進社會,撬動各種資源,營造生態,從而創造生態紅利,讓融入生態的所有人和部門都能受益。這種模式也將是未來我們重點探索的一種模式。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幾種教育模式雖然階段和內涵各不相同,但有些要求卻是共通的,比如都要求更加強大和深化的素養教育,強調賦予學習者足夠的選擇權。
這一點非常重要,至少在當前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即便是有非常靈活的學分制,學生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從學校提供的既定專業培養方案和路徑中選擇。換句話說,現在仍然是由學校或教育者主導的教育,給予學習者自我導向的空間遠遠不夠。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西浦創造了“學習超市”這一概念。它強調學習者的選擇權,并為其提供更豐富、更自主的課程選擇。具體而言,便是利用大學國際化的師資和一流的校園環境,在一個堅實的數智底座之上構建應用層面,包括引入國際著名教育機構等外部資源,并與其他相關部門之間橫向擴展與合作,共同向學院提供課程、技術、軟件以及各種資源和支持服務,并最終直接面向社會學習者、政府、企業,提供線上線下結合,跨時區、跨國界的全球化終身學習社區。
倡導五階次學習模式
除了以“學習超市”為代表的硬件支撐外,要進行上述轉型,還必須有足夠的理論支持,我們將其稱為“和諧教育模型”。
正如前文所言,人生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然而在現實層面,為了教育,我們仍需人為地將一生分成不同階段。一個人如何走向成功的人生?首要的便是定位,即想要什么樣的人生,并在每個階段設定自己的核心任務和目標,然后據此規劃各階段的發展,最終走出整個人生。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在這個復雜且瞬息萬變的世界里,每個人都很難規劃好自己的世界。人們不得不加強自身相機行事、隨機應變的能力。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會準確知曉明天的世界會有什么改變。在這個世界里,個人能規劃的只是小部分,而要做到相機行事、能動應變,一定要具備強大的知識體系、能力體系和再學習能力,還需要有將科學規劃和能動應變融合起來的智慧。
圍繞這樣的人類發展需要,我們需要在明晰人生目標后,根據自身定位以及各階段目標,把設計和應變結合起來,形成自己人生的心智模式。此時,你才會真正走進未來。為了支持這樣的教育,我們提倡一種五個階次的學習模式——
第一階次是繼承性學習,這也是高校普遍的學習形式。簡單地說,就是繼承人類已積累的科學技術和知識,它們大都是顯性知識。
第二階次是面對大量似是而非、同時也在不斷更替的知識,人們需要開展批判性學習,即通過審辯式思維了解真相,通過反思性學習獲得大量隱性知識。
第三階次是探索性整合,強調在上述兩種學習的基礎上,根據面臨的問題進行研究導向型學習,從而實現探索性整合,即形成對世界和面臨問題的更全面、系統的認知,讓學習變得更有價值。
第四階次是興趣驅動性積累,人在一生中要形成自己的造詣,必須有感興趣的領域,并圍繞其終生積累。由此,你就會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甚至在相關領域形成領導力。
第五階次是心智升級性進步,要通過上述學習和探索真正改變自身心智,也只有心智模式的改變和升級才可能真正引領未來。
要支持這樣五階次的學習,大學必須有正確的教育理念。
我們提出把支持興趣驅動、終身學習和健康發展作為教育的導向。在該理念下,必須完整形成兩套強大的系統——首先是長期形成的正式教育體系,并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升級。同時還必須建立一個能支持學生自我導向的非正式教育體系。這兩大體系有機結合才能支持人們走向不確定的未來。
當然,在這兩大體系結合的同時,還需要一個強大的支持系統,不管是實體校園、網絡環境還是校園文化,要有機融合形成支持終身教育的生態和平臺。上述一種理念、兩大體系、一個平臺支持下的五階次學習,就是我們根據和諧管理理論發展起來的并正在踐行的西浦“和諧教育模型”。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