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百度研究院2023年科技趨勢預測如約而至。連續4年發布,百度研究院看到了什么?
“我們欣喜地看到,‘技術向實’正在發生。”百度首席技術官、百度研究院院長王海峰在序言中寫道。驅動科技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技術往往具有很強的通用性,而當其具備了標準化、自動化和模塊化的工業大生產特征后,作為基礎設施的價值會變得越來越“實”。
他認為,在“向實”的過程中,技術的應用門檻不斷降低、應用效果不斷增強,最終支撐起產業升級并促進社會進步。
看到人工智能(AI)技術在各領域“大顯身手”的價值空間,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對該科技趨勢預測寫下了這樣的薦語:“AI正在成為交叉學科與跨領域研究中技術發展的通用變量,‘+AI’已成為最令人激動的研究方向之一。”
沿著“AI向實”的脈絡,百度研究院給出了2023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趨勢一:大模型生態
行業大模型生態初現。
在AI大模型持續火了幾年后,各方始終關注著它的進化態勢。
百度研究院認為,依托深度學習平臺,大模型技術的效能不斷提升,已經具備了很強的通用性、泛化性和可解釋性,能夠解決AI碎片化難題,降低AI開發與應用的門檻。
接下來呢?百度研究院提出,大模型技術正深入到行業需求之中。尤其在航天、金融、能源等領域,“行業大模型”開始浮現,且以AI基礎設施之姿,推進“AI+行業”的應用創新。
百度研究院預測,2023年行業大模型將覆蓋更多領域,并逐漸形成生態。自此,“普惠AI”將不再是一個口號,而是將真正服務千行百業的智能化升級。
趨勢二:數實融合
AI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增長。
疫后復蘇的2023年,數字經濟一馬當先。百度研究院認為,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繞不開“數實融合”。
一方面,智算中心、深度學習平臺和大模型等AI新型基礎設施加快推動AI技術落地,滿足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轉型需求;另一方面,我國龐大的制造業規模、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海量的數據資源,非常有利于AI模型的迭代進化、技術與場景的融合,將催生出具有產業通用性的新產品、新業態。
他們預測,AI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短期將成為各地政府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抓手之一;中長期則將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趨勢三:虛實共生
虛擬現實技術和產業發展呈現出加快態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虛擬現實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趙沁平在為該預測撰寫的推薦詞時提到,經過幾年的波浪式、螺旋式發展,虛擬現實產業日趨成熟理性,正處于一個新的發展窗口期。
“百度研究院在2023年的科技趨勢預測中,將虛實共生列為一大重點方向,給出了虛擬現實技術和產業發展加快的信號。”趙沁平在推薦詞中提到,隨著虛擬現實應用的擴展和深化,特別是Web3.0提出一系列新的需求,虛擬現實正進入2.0階段。
業界預期,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的關系將從緊密連接進階到彼此交互、融合和共生。百度研究院預計,2023年,得益于眾多關鍵數字技術的突破,這一趨勢將會加快。同時,隨著AIGC、5G等技術輪番“上場”, 一個全面、豐富的元宇宙業態有望加速成型。
趨勢四: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技術推動智能汽車產業“揚帆遠航”。
2022年,自動駕駛賽道圍繞“融資”與“量產”兩個關鍵詞,經歷了“冰與火”。
2023年,自動駕駛逐步進入城市場景,面臨的技術難題依然很多:感知復雜環境、處理海量數據等的難度大大增加。傳統小模型無法滿足高級別自動駕駛的要求,業界開始通過引入大模型技術,進一步增強自動駕駛的感知泛化能力,適應更多出行場景。
自動駕駛能在2023年進一步突破嗎?百度持樂觀態度。他們預計,2023年,中國主要城市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將呈現“運營范圍、車隊規模雙增長”的趨勢,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智能汽車的市場滲透率也將有新突破,智能汽車產業將從此前的“試水試航”走向“揚帆遠航”。
趨勢五:更多機器人
行業應用機器人落地加速。
伴隨全球老齡化加劇,未來各行業將面臨勞動力嚴重短缺的問題。早在數年前,不少國家就積極發展自動化技術,以擺脫勞動力短缺的困境。
百度研究院預測,2023年,人們將看到更多智能行業應用機器人穿行在人類工作地點的場景。
“AI加持的各類機器人,將在實時感知、智能決策、優化控制等方面獲得更大提升,越來越多應用于施工、開采、救災等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場景。”百度研究院大膽提出,人形機器人產品也將會在生活中涌現,并承擔簡單的搬運、掃除、護理等工作。
趨勢六:科學計算
AI技術成為重要科研輔助力量。
2022年,AI for Science 分外引人關注——AlphaFold 等模型讓人們看到,AI技術能對科學計算產生巨大影響,正在改變許多學科的研究范式。
百度研究院認為,通過引入AI技術,研究者們開發了科學計算工具,以解決傳統科學計算過于復雜而難以求解的問題;未來,會出現更多功能強大的科學計算工具,推動AI技術成為重要的科研輔助工具,并在基礎科學及藥物研發等領域體現出獨特價值。
王海峰提出,以Al for Science為代表的跨領域融合創新,正從理念設想轉化為實際價值,并發展出完善的工具體系,這將進一步推動科研范式的變革和新興產業的發展。
趨勢七: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產業化進程加速。
過去一年,量子計算技術已在軟硬件、應用和網絡等關鍵技術方向實現新一輪突破。
2022年8月,百度發布超導量子計算機“乾始”和全平臺量子軟硬一體解決方案“量羲”。用戶只需下載一個APP,就可以體驗量子計算。
百度研究院預計,隨著量子計算硬件性能與量子算法的不斷提升,量子軟硬一體化方案的價值與需求將會更加凸顯。
百度研究院認為,2023年,多種技術路線的量子芯片性能指標將持續提升;更易用的量子計算平臺也將提供更豐富的服務;同時,更多具備實際應用價值的量子算法也將誕生。
趨勢八:隱私計算
隱私計算平臺期待互聯互通。
作為平衡數據利用與安全的重要途徑,隱私計算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放眼金融、通信、醫療、互聯網等領域,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自建隱私計算平臺。
百度研究院認為,隱私計算技術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且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和深化。下一步,推進各家隱私計算平臺的互聯互通將成為行業新趨勢。
“在此背景下,橫縱交織的可信數據流通網絡將初步呈現。”百度研究院指出,未來幾年,隱私計算平臺會在多個行業成為支撐數據安全治理和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的重要基石,并在其上塑造兼顧價值創造和安全可信的數據產業。
趨勢九:科技倫理研究
可信可控的AI技術能力將成企業競爭新優勢。
AI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新的社會倫理問題與風險,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去年,我國出臺《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向聯合國提交《中國關于加強人工智能倫理治理的立場文件》,積極倡導“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確保AI安全、可靠、可控。
由此,百度研究院預測,在高度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未來社會,具備可信可控的AI技術能力將成為企業新的競爭優勢。
“人們在關注AI技術和應用發展的同時,也必須關注科技倫理研究,讓AI發展成為更負責任的技術。”張亞勤提出,堅持以人為本、了解濫用技術可能造成的后果,這樣才能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
趨勢十:科技可持續發展
側重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新技術“優先”。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影響下,促進節能減排和降本增效已成為新技術的重要演進方向。
例如,邊緣計算兼顧計算實時性和彈性,能減少并節約巨大的數據傳輸和能源成本;先進計算則從計算理論、架構、系統等多個層面降本增效。
百度研究院預測,未來會有更多側重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新技術突破,這類技術將“優先”被接納,其落地應用有望緩解環保、健康、能源和材料等問題。
“科學家做研究需要理解技術本身的意義,將道德和價值置于技術之上,秉承技術的發明是為整個人類服務的宗旨。”張亞勤表示,百度研究院的報告中預見性地提出“科技倫理”和“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方向,“體現了作為科技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