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4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蔣潔敏在時過一年后再次來到大慶油田公司慶深氣田徐深21井時,心情十分激動。因為他看到慶深氣田經過一年大會戰,今年年底提交1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他在慶深21井向會戰員工表示了深深謝意。
創新管理為“1000億”吹響號角
去年6月27日,蔣潔敏在大慶調研后,做出“加快天然氣勘探開發步伐,提高深層天然氣轉化率”的指示。為了確保在2005年提交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儲量和建設10億立方米天然氣產能,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大慶油田公司相繼部署了30口深層天然氣探井和10口深層天然氣開發井,并要求鉆井周期控制在150天之內。面對工期緊等困難和挑戰,大慶石油管理局和大慶油田公司打響了大慶油田勘探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層天然氣勘探開發會戰。
參戰隊伍分別來自大港、吉林、華北等油田,涉及2000多人、3000多臺套設備。能否取得會戰勝利,科學的生產組織和管理至關重要。大慶油田與大港、吉林、華北等油田多家單位密切配合,共同奏響了深層找氣的和諧樂章。
會戰開始后,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開鉆39口,交井29口。平均鉆井周期縮短46天。尤其是2004年下半年,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里,如期完成11口深層探氣井的施工任務。
會戰隊伍迅速到位。為了打好慶深氣田深井會戰,集團公司專門成立專家組,多次專程到大慶,提出具體的提速建議。大慶局和大慶油田公司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前線,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分別成立慶深氣田深井會戰領導小組,共同設立前線指揮部,以加強對鉆井、運輸、測井、錄井、固井等各路參戰單位的組織協調。在較短時間內制定了外請隊伍、隊伍組建、人員培訓、生產運行和技術保證等方面的措施和方案。先后從海拉爾和大慶西部等探區抽調6部深井鉆機,新配套組建5支深井鉆井隊,外請吉林、大港和華北油田的5支隊伍參加深井會戰,使會戰快速全面鋪開。
超常措施保開鉆。根據中國石油股份公司要求,2004年下半年部署的11口深層天然氣探井,在當年7月底前就全部開鉆。時間不到一個月,且面臨時間緊、任務重、工農關系協調難、天氣炎熱多雨等重重困難。為保證各井隊按時開鉆,在基礎施工中,會戰隊伍打破常規,優化工藝,交叉作業,24小時連續施工,平均每口井深井基礎施工僅用12天時間,與常規相比縮短4天多。冬季采取保溫措施,打下2005年第一輪深井鉆機基礎,為鉆井設備提前安裝贏得時間。在設備搬遷上,吉林、大港等外請井隊為了盡快投入會戰,在火車運輸保證不了的情況下,不惜花高價用汽車運輸,晝夜行進,體現出中國石油的團結協作精神。在海拉爾施工的大慶50569鉆井隊距大慶1000多公里,干部員工兵分四路,僅用一周時間就把鉆井裝備全部運到井場。在設備安裝調試上,大慶油田公司組織13個廠家50多人,在現場進行五臺新鉆機的配套調試,使廠家需要30天的工作量,在現場僅用15天左右時間就全部完成,為按期開鉆贏得了時間。
“四統一”管理成為助推器。為了把握總體施工進度,對各參戰井隊采取統一組織管理、統一生產保障、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協調運行的“四統一”管理模式,主動給外請井隊創造條件,優先解決外請隊伍遇到的難題。為了保證井下施工安全,在每口井開鉆前,技術人員對施工井隊進行詳細的地質、工程技術交底,促進了會戰快速推進。
技術提速為“1000億”提供支撐
深井會戰,技術提速是關鍵。就大慶油田來說,深部地層巖石可鉆性級值高,硬度高,井底溫度高達180攝氏度以上,而且機械鉆速低,導致鉆井周期較長。2003年以前,施工一口4500米的深層探井周期需要195天。為控制在150天以內,會戰隊伍結合這一地區深部地層特點,全方位開展技術攻關,大規模進行現場提速試驗。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初步形成10個方面深井提速配套技術系列,為按時完成會戰任務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井身結構優化設計技術。合理確定套管下深,通過井身結構優化,創出一開周期縮短3.7天,二開周期縮短18.7天的好成績。井控裝置組合技術。通過改變井控裝置組合,安裝整體式套管頭,簡化了工藝,使三開鉆前準備時間縮短2.02天。鉆頭類型優選技術。在認真研究地層特性、掌握地下情況基礎上,通過改進PDC鉆頭結構,使2340米技套井段平均機械鉆速提高23.3%,二開周期縮短1.9天。復合鉆井技術。通過開展復合鉆井技術試驗,提速效果十分明顯,使430米技套井段平均機械鉆速提高105%,二開周期縮短4.9天,使三開495米井段平均機械鉆速提高39%,三開周期縮短2.7天。鉆進參數優化技術。引進了泥漿泵高壓易損配件,更換周期由原來的6天延長到20天,每口井節約更換易損件時間4.5天。預防鉆井工程事故技術。在進行鉆具振動規律研究、建立受力分析模型基礎上,全面應用鉆具防斷配套措施,同時形成預防牙輪落井分析判斷技術,有效預防了鉆具失效和牙輪落井事故,減少工程事故損失時間1.5天。充氣鉆井技術。為了探索提高深層鉆井速度手段,在升深2―17井三開井段進行了充氣鉆井試驗,機械鉆速提高30%以上,進而掌握了充氣鉆井技術。空氣鉆井技術。大幅度提高深層鉆井速度,在徐深21井比常規鉆井提高6.39倍,使450米井段節約鉆井時間13.93天。加重解卡液技術。經芳深101井驗證,泡油一次只用40分鐘解卡,縮短事故處理時間1天以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見到明顯效果。目前3500米左右深井平均周期102天,單井平均周期縮短52天。4000米左右深井平均周期123天,單井平均周期縮短47天。4500米左右的深井平均周期158天,單井平均周期縮短37天,保證了深井施工進度按時完成,為完井后試氣爭取了時間。這一系列技術的創新,使慶深氣田終成“大氣”。不僅1000億立方米穩拿手中,而且有信心在“十一五”攀登2000億立方米高峰。
慶深會戰帶來的思考
慶深氣田深井會戰的順利施工,為大慶提交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儲量奠定了基礎,給我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鐵人精神是永遠的動力。面對各種困難和考驗,參戰員工以鐵人精神為動力,拼搏進取,全力以赴投入到會戰中。各級干部靠前指揮,盯現場,抓關鍵,許多員工超常規工作。正是憑著這種頑強拼搏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才奪得了會戰的初步勝利。
科技創新是關鍵。面對深井施工的諸多技術難題,科技人員立足實際,刻苦攻關,初步形成空氣鉆井、充氣鉆井、復合鉆井、復雜預防等系列配套技術。通過這些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有效地提高了深井施工效率和水平,成為深井會戰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團結協作是基礎。這么大規模的深井會戰能夠取得勝利,得益于團結協作的精神。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總地質師賈承造深入現場指導工作,大港、吉林、華北等局的領導先后深入慶深氣田現場檢查各局參加會戰隊伍的施工情況,大慶石油管理局和大慶油田公司的主要領導多次到現場辦公,解決實際問題。各油田單位通力合作,外請隊伍緊密配合,較好地發揮了整體合力。
面對深井會戰這項龐大的工程,員工把安全生產作為重中之重,強化井控管理,確保井控能力滿足深井施工需要。同時,投入近百萬元完善安全設施,有效地消除了各類事故隱患,在高風險的深井施工中,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
信息來源:石油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