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背景介紹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場地場址位于簡陽市蘆葭鎮,在成都市東南方向,龍泉山脈東側的山區與丘陵結合地帶。場址最西側跑道中心點距離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直線距離約 51.5 公里,距離資陽市約 30 公里,距離簡陽市約 18 公里,向西距離龍泉山脈東麓約13.5公里,向東距離沱江約 24 公里。氣候溫和,空氣濕潤,夏熱而長,冬無嚴寒,少霜雪,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風力偏小,日照少。
本期工程按滿足2025年機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0萬噸、飛機起降量34萬架次的目標設計。
我司承接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信息弱電工程二標、四標,合同總金額193784萬元。本工程實施范圍主要是指包括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T2航站樓和ITC大樓范圍內的如下信息弱電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橋架及綜合管路系統、機房集成工程(含云鎖系統)、功能中心工程、安防智能集成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含道口和遠機位站坪監控)、門禁(巡更)報警系統(含道口)、機場全景增強監視系統、UPS及弱電配電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智能燈控系統及低壓配電智能監控系統;
航班信息顯示系統、電子地圖顯示系統、預安檢系統、安檢信息管理系統、旅客智慧出行系統、人臉識別系統、旅客安檢智慧管理系統、離港控制系統、時鐘系統、有線電視系統、網絡系統、公共廣播系統、NGN 信息交換平臺、傳輸承載網、自助值機系統、智能安檢線、自助行李托運系統。
2、項目目標與原則
2.1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戰略目標
根據民航局、四川省、成都市“十二五”規劃要求,成都新機場建設以規劃導引、安全第一、功能齊備、便捷舒適、環保節能、協調美觀、質優價公的建設原則,致力于在綜合交通、智慧機場、文化機場、綠色機場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努力建設“智慧、人文、綠色”的未來新機場。按照國內一流、世界先進機場建設規劃設計戰略目標。
2.2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信息弱電系統建設目標
實時感知旅客需求,關注旅客需求滿足情況,讓旅客時刻都能體驗機場服務。
實時感知機場生產保障動態,關注航班及旅客進出港銜接關系,及時有效提供最優的資源調配、人員安排及業務支持。
實時監控及感知機場安全狀況,安全隱患提前預警、安全事件及時處置、全影響降至最低。
實時感知管理指令執行動態,確保機場運行透明、可視、可控,問題被預見和提前規避,實現資源、人員的按需使用。
實時掌控機場運行狀況,及時處置相應的突發應急事件。
3、項目實施與應用情況
為落實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戰略和建設目標,進一步提高機場安全水平、運行效率、服務品質和建設管理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我司在天府機場項目開展了大量創新及實踐工作。
3.1 基于BIM的管線綜合技術
航站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為機場建設中首例全過程全專業深度應用,設計階段利用BIM進行三維正向航站樓設計,施工階段利用BIM技術實現施工深化設計、三維管綜優化指導現場施工,同時為機場后期運維階段提供精準可視化信息模型,為智慧機場運維保駕護航。
3.2 全自助旅客智慧出行
國內首創具有旅客身份識別功能的智能安檢線,通過人臉識別、身份證或登機牌掃描功能,減輕了工作人員負擔、提高了機場安全性。
國內首創遠程開包系統,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優化旅客流程結合業務系統,該系統具備證件讀取、人證比對、遠程音視頻等功能,旅客可通過電子簽名授權遠程視頻語音溝通的方式實現交運行李開包操作,整體提升天府機場的便捷服務體驗。
國內首次在機場酒店和GTC部署行李托運設備,旅客可直接在酒店自助辦理值機、托運,極大提升旅客便捷出行體驗。
3.3 旅檢通道完全采用毫米波人體安檢技術
采用了58套國際最先進,分辨率最高的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設備和全新的檢測技術方案,構成全球最大的毫米波旅檢通道,提高了機場的整體安全性。
3.4 AOC大屏及坐席管理系統
首家使用三色激光DLP大屏的民航機場,同時,本次建設的坐席管理系統也是民航機場規模最大的網絡坐席管理系統。
功能中心的運行模式的核心是以機場運行管理區域及業務運行性質為基礎,將整個機場的運行管理建立在分層次的功能中心獨立運行并協同工作的基礎之上。以功能中心牽頭負責功能區內的相關業務協調、推進,形成對內和對外的明確的責任主體,統一向客戶提供服務。基于成都新機場“統一指揮,集中調度的需要”,采用集中調度統一管理的大AOC運行模式。AOC大廳通過國際先進的坐席及大屏管理系統,實現對各管理系統進行遠程實時調閱和處置。
(AOC大廳)
3.5 全自助旅客智慧出行
人臉識別——通過APP、二維碼或自助值機設備等,接收旅客證件、人臉信息等信息,為機場相關業務提供人臉識別后臺服務,為值機、安檢和登機等業務提供人臉服務支持,幫助旅客獲得更便捷的出行體驗,幫助機場提升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
值機、安檢、登機——通過各類自助行李托運、安檢閘機、智慧安檢線等設備和各類系統軟件,提供包括旅客預安檢、旅客自助驗證、人工通道驗證臺、一臉通關、行李開包數據存儲等安檢驗證功能。同時支持安檢業務管理,包括綜合查詢、數據統計、數據查詢等。
(自助值機)
(自助行李托運)
(預安檢閘機)
(自助安檢機)
(智慧安檢線)
(自助登機閘機)
3.6 一體化安防統一管理平臺
天府機場是全國第一個采用統一安防平臺的樞紐機場。采用大量180度魚眼攝像機,避免出現監控盲區;采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提高出入口控制的精度;安防智能分析系統實現特定人員的身份識別、軌跡分析。
(區域人數統計)
(全場監控統一)
(人臉識別門禁系統)
3.7 旅客安檢智慧管理系統
結合航班量、旅客量、歷史數據預測分析安檢通道旅客人數,智能合理提供安檢通道開放關閉方案,提升旅客體驗,節約設備人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違禁品占比大數據,分析造成旅客攜帶不同種類違禁品原因
根據歷史數據,建立重點旅客檢查大數據。
3.8 智能照明系統
3.9 機房信息工程
(機房一)
(機房二)
3.10 航班顯示系統、電子地圖系統
航站樓共兩千余塊工業級顯示屏為旅客出行提供實時航班及航站樓地圖等諸多動態信息。
3.11 離港控制系統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通過優化的離港控制系統成為國內首家實現不正常航班服務保障全流程智能監控與處置的機場。通過規范服務保障全流程及服務結算業務,采用精益化管理思維,持續提升機場不正常航班保障能力和服務管理水平。同時打通旅客端信息傳遞,增強旅客服務選擇方式,改善服務旅客出行體驗,促進機場不正常航班服務提質增效。
4、項目實施難點與處置
我司承接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信息弱電二標、四標,該項目投資金額大,施工區域大,涉及施工區域包括T1/T2航站樓,現場服務大樓,現場指揮大樓,GTC,飛行區等;交叉施工單位多,包括3個土建總包單位,三十余家安裝及裝修等單位;合同工期短;項目部常駐45-55名人員,勞務及廠家配合人員生產高峰時在場人員千余人,人員數量眾多,管理難度大;項目受全球各界關注度高;工程資料工作量龐大,且要求極高;施工過程中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極大的增加了項目實施和管理的難度。
綜上項目特點,公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任命公司工程副總監吳鑫擔任項目經理,全權統籌公司技術專家與項目骨干組成的技術攻關小組,針對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及運行指揮大樓等信息弱電工程的深化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開展討論研究和實施。在研究過程中創新應用了多項技術,解決了功能中心坐席管理系統網絡化顯示平臺采用最新網絡視頻化設計的難題;解決了門禁系統控制器和鎖電源分配及安裝的難題;應用POE供電技術解決了特殊位置布線難題同時節省了大量線纜材料;應用創新引入人臉識別和登機牌掃描功能實現全國首家具備旅客身份識別功能的智能安檢線;應用大數據技術為核心首次實現了旅客高峰預警與安檢設備狀態管理的旅客安檢智慧管理系統;應用規范服務保障全流程及服務結算業務實現了國內首家不正常航班服務保障全流程智能監控與處置的機場。獲得多項技術成果,為國內大型國際機場信息弱電工程的建設提供了典型示范。
5、效益分析
針對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及運行指揮大樓等信息弱電工程的深化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開展討論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創新應用了多項技術,解決了功能中心坐席管理系統網絡化顯示平臺采用最新網絡視頻化設計的難題;解決了門禁系統控制器和鎖電源分配及安裝的難題;應用POE供電技術解決了特殊位置布線難題同時節省了大量線纜材料;應用創新引入人臉識別和登機牌掃描功能實現全國首家具備旅客身份識別功能的智能安檢線;應用大數據技術為核心首次實現了旅客高峰預警與安檢設備狀態管理的旅客安檢智慧管理系統;應用規范服務保障全流程及服務結算業務實現了國內首家不正常航班服務保障全流程智能監控與處置的機場。
成都天府機場項目投資金額大,施工區域廣,交叉施工單位多,參與建設人數多,工程資料復雜,項目工期緊,對項目管理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為響應民航局、四川省、成都市等各級各部門對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戰略規劃和定位,該項目采用了多項新工藝新方案的應用。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牽頭,保持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使用單位、供貨單位緊密的溝通,成立各技術攻關小組,針對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及運行指揮大樓等信息弱電工程的深化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開展討論研究并交底落地。完成功能中心坐席管理系統網絡化顯示平臺設計、門禁系統控制器和鎖電源分配及安裝、大規模POE供電技術、人臉識別和登機牌掃描功能、具備旅客身份識別功能的智能安檢線、應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旅客高峰預警與安檢設備狀態管理的旅客安檢智慧管理系統、應用規范服務保障全流程及服務結算業務實現國內首家不正常航班服務保障全流程智能監控與處置等諸多新技術新方案的應用。
該項目按時按質完工,通過了各級領導、民航建設業內專家驗收和一致好評,并順利的投入了使用,為國內大型國際機場信息弱電工程的建設提供了典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