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機構改革中,科技部的重組引發了各方的關注。重組后的機構將要承擔何種歷史使命,會對中國科技創新產生何種影響?
3月10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批準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下稱《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列出了需要進行機構職責優化和調整的六個重點領域,將“加強科學技術”置于“金融監管”“數據管理”“鄉村振興”“知識產權”“老齡工作”之前,也將 “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列為十三項細分工作的首位。
3月7日,時任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就《改革方案》向大會作說明時指出,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中央科技委員會辦事機構職責由重組后的科學技術部整體承擔。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精神,強化科學技術部的戰略規劃、體制改革、資源統籌、綜合協調、政策法規、督促檢查等宏觀管理職責,推動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優化科技創新全鏈條管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前,有多位人士表示,與科技相關部分他們尤其關注到,2022年10月,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健全新型舉國體制”。
《改革方案》公布后,多位受訪人士指出,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中央組建了科技委員會,中央科技委員會辦事機構職責由重組后的科技部整體承擔”。
在這些人士看來,這不僅意味著科技的重要性再度大幅提升,換言之,未來有關科技的相關事權,將主要集中到中央來進行統一管理,這也是科技部重組排列第一的核心原因之一。但對于重組后科技部的重點,受訪的科技系統人士有兩類觀點,一類觀點是,改革后的科技委員會可以集中財力、人員編制等各方面力量,重點解決某些核心技術領域的“卡脖子”問題;但更多人傾向于認為,改革后的新機構將重點聚焦大方向,包含“規劃”“布局”“基礎”,利于聚焦新型舉國體制完善和科技創新頂層設計,而“卡脖子”問題僅是產業層面。
受訪人士均預計,下一步,待三定方案(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及后續文件出爐,行業關注的具體問題會更為明晰。
解決“卡脖子”問題
為何科技部會有這樣的大動作,其中又蘊含著哪些深意?
肖捷表示,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面對國際科技競爭和外部遏制打壓的嚴峻形勢,必須進一步理順科技領導和管理體制,更好統籌科技力量在關鍵核心技術上攻堅克難,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姜明安對《財經》表示,重新組建科技部,表明了科技工作的重要程度再度大幅提升。類似設置在2018年機構改革中已經出現,在那次機構改革中,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成立,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部。
姜明安認為,本輪機構改革,其余各部門以優化為主,科技部既是中央科技委員會的常設辦事機構,也在調整職責設置后重新組建,所以位列改革方案之首。
一位不愿具名的科技系統人士指出,本次機構改革中最重要的兩個板塊就是科技和金融,“金融有關穩定,科技關乎勝出”。其中,科技的自立自強關系到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在當下的國際形勢中顯得尤為重要??萍疾繒P注有關國家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國家實驗室建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解決卡脖子的科技問題。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財經》指出,重組科技部被置于《改革方案》首位,是出于科技創新在當前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中的戰略重要性和緊迫性??萍疾孔鳛閲铱萍紕撔麦w系的核心部門,承擔著制定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法規等重要職責。調整科技部的目的是強化其宏觀管理職責,推動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優化科技創新全鏈條管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朱克力認為,科技部的重組、國家數據局的組建,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調整,有一定的相關性和聯動性,都是與科技創新密切相關的領域。其中,國家數據局是為了加強數據資源管理,推動數據開放共享,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國家知識產權局是為了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同時,科技部也需要依靠數據資源和知識產權保護來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因此,這三個部門和機構之間有著共同的目標與任務,也有著互相配合和協作的需求”。
“協調作用”也是多位受訪人士重點強調的部分。
姜明安分析,中央科技委員會將發揮更強的協調作用。他說,科技工作的綜合性強、涉及的部門多,問題復雜而且累積周期較長。以中央科技委員會進行統一協調,決策機構層級提升,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頂層設計作用將會得到有效加強;此外,協調工作體現中央意志,協調的權威性增強?!疤貏e是可以集中財力、人員編制等各方面力量,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作用,重點解決某些核心技術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姜明安指出,此外,科技部重組后,也將陸續制定出臺各類新的宏觀科技政策。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行政法研究所所長成協中曾參與過數字政府的專家討論。他也表示,重組科技部,應該主要是為了落實科技強國戰略,應對近幾年在一些核心關鍵技術被“卡脖子”的問題,實現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獨立自主。
朱克力也認為,此輪機構改革是為了讓科技部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卡脖子”技術上。朱克力分析說,在芯片、操作系統、高端裝備領域的技術短板不僅影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也限制了在國際競爭中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在此次機構改革中,科學技術部會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也將加強對科研項目實施情況的督促檢查和科研成果的評估問效,提高科研投入產出比和質量效益。
在朱克力看來,解決“卡脖子”問題的,主要是科技部重大專項司。重大專項司會同有關方面研究提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布局規劃建議,擬訂科技重大專項實施辦法,審核實施計劃,提出綜合平衡、方案調整和相關配套政策建議,跟蹤和監督實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組織評估和驗收。
而其他司局也要發揮協同作用,比如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雖并不直接承擔攻克“卡脖子”技術問題,但通過支持和推動基礎研究領域的創新活動,可以為“卡脖子”技術的突破提供理論基礎、人才培養和平臺建設等方面的支持。
此外,戰略規劃司通過制定和執行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戰略規劃和政策,為“卡脖子”技術的突破提供指導、支持和保障;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司則通過制定和執行有利于激勵科技創新的政策法規,并監督其落實情況,為“卡脖子”技術的突破提供法律依據、監督保障和服務支持?!爱斎唬@些司局及其職能在科技部重組后應當也會進一步調整優化?!敝炜肆φf。
剝離部分具體管理職能
《改革方案》顯示,科技部的一些具體管理職能將被劃轉至其他部門。
具體而言,把組織擬訂科技促進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和政策、指導農村科技進步職責劃入農業農村部;把組織擬訂科技促進社會發展規劃和政策職責分別劃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國家衛健委等部門;把組織擬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規劃和政策,指導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科技園區建設,指導科技服務業、技術市場、科技中介組織發展等職責劃入工信部;把負責引進國外智力工作職責劃入人社部等。
同時,《改革方案》要求,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重組后的科學技術部不再參與具體科研項目評審和管理,主要負責指導監督科研管理專業機構的運行管理,加強對科研項目實施情況的督促檢查和科研成果的評估問效。
前述不愿具名的科技系統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未來科技部將主要管理“大事”,將管錢管具體項目的“小事”分到其他部門,核心是要在宏觀層面構建科技發展的整體架構,從戰略規劃到環境創設等方面做好科技頂層戰略設計。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認為,科技部剝離不少具體專業科技領域的項目分配和經費管理職能,有利于更加聚焦新型舉國體制完善和科技創新頂層設計。
姜明安認為,將一些具體職能劃到任務屬性強的部門,有利于加強科技工作的應用性。目前,農業農村部、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均已經設置了管理本行業科技工作的司、局,如果從科技部劃轉過來的職能可以由這些司、局來承接,就無需成立新的司、局。工信部、國家衛健委、農業農村部這三個部委的官網顯示,工信部設有科技司,后兩個部委設有科技教育司。
具體管理職責劃轉給對口職能部門,也有助于權責清晰。
一位曾任職于某省科技廳的人士向《財經》表示,職能劃歸到一個部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細化工作職責、減少工作流程。該人士舉例說,日常工作中涉及跨部門的工作,最困難的一個環節就是溝通協調。例如,一項涉及互聯網的科學技術要推廣,制定技術政策的職能在科技部門,而推廣使用職責在由工信部門,兩個部門如果溝通協調不暢,有可能耽誤整體進度。
科技研發和創新,也需由各具體技術行業領域的從業者完成。洛陽維達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群柱曾帶領研發團隊,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作為一名科技從業者,李群柱對《財經》表示,從以公開信息看,科技部重組后,工作重心轉向宏觀管理,有利于科技發展和創新的政策,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對于在一線從事科研的從業者是一個大的利好。
李群柱認為,每個行業遇到的科技難題,只有本行業最清楚。如果行業科技政策沒有體現需求導向,將會出現行業需求和科技之間的脫節問題。影響科技創新和進步。將具體職能劃歸農業農村部、衛健委、工信部等部委,有利于強化科技與應用的更緊密結合。
但未來科研經費如何分配和管理,也引發科技工作者的廣泛討論。行業人士期待能有進一步的科學落地措施。
一位不愿具名的科學家向《財經》表示,目前不清楚會很如何執行。比如,是否每個相關部委都會各自出臺“重大計劃”或其他研究計劃。有科技界人士建議,雖然每個部委都有各自的熟悉的科研單位,比如農業部就有農科院,工信部也有相應的科研院所,但仍應該保證項目面向全社會,能讓各主體公平參與。
一位中科院系統的科研人員也建議,要防止一些部門成為自己下屬事業單位的“錢袋子”,從而支持整個行業的創新。
防止“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
除了職能調整,科技部重組還涉及一些具體機構的調整。
根據《改革方案》,把科學技術部所屬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劃入農業農村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劃入國家衛健委,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劃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仍由科學技術部管理。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這一調整有助于強化科技資源優化配置,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
朱克力表示,科技部此前主管的一些機構與行業主管部門存在交集,此次一些與行業部委有關聯或交叉的基金或機構被劃轉。這是為了改變過去“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情況。
朱克力分析說,過去各個行業或領域都有自己的專項資金或項目管理機構,并且往往由同一批人既擔任申報者、評審者、執行者、監督者等多重角色。容易導致資源分配不公平、不透明、不高效,甚至出現利益輸送等現象。此次科技部重組,通過建立統一規范的專項資金或項目管理機構,明確其與行政主管部門之間的關系和職責劃分,可以提高專項資金或項目管理的公正性、透明度、效率和效果。同時,也可以增強科技部的宏觀管理和服務職能,避免其在科研項目評審和管理中出現利益沖突或尋租的可能性。
具體而言,科技部此前主管的一些基金,除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之外,還包含諸如由科技部牽頭、外交部和財政部等多個部門參與管理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以及由科技部牽頭、財政部等多個部門參與管理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
一些科技界人士也對《財經》指出,此前曾出現一些科研人員用同一項目,變換名稱和側重點,去不同的部門申請項目支持,最終在兩個甚至多個部門獲得立項的情況,甚至同一部委管理的科技計劃,也存在重復?!吧鲜鰡栴}將導致科技研發的效果不佳,甚至浪費科研經費”。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劉益東也表示,科技部重組后,主要負責指導監督科研管理專業機構的運行管理,加強對科研項目實施情況的督促檢查和科研成果的效果評估。有助于其公正、客觀評估科研項目和計劃的實施情況和具體成效進行嚴格評估,體現科技創新的“高標準,優勝出”,促進科技的高質量發展。
行業人士也期待,未來能有更為細化的落地措施。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專家顧問、人工智能投資人郭濤說,機構改革有利于進一步強化產業發展戰略、完善立法、數據和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支撐、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等,將為人工智能產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緊扣科技體制改革
在此之前,1998年和2018年的兩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均涉及科技部,科技體制改革的主線一以貫之。
根據1998年3月10日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當時的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2018年03月17日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顯示,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茖W技術部管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外保留國家外國專家局牌子。
同樣,本輪的科技部重組,仍是科技體制改革的一部分。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同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推進。2021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要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1年年底中央深改委通過《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2021-2023年)》,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入改革攻堅期。
2022年4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創新理論研究所所長李哲、副研究員鈕欽在《中國青年報》撰文指出,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2018年重新組建科技部是對宏觀科技管理體制的優化。
該文章指出,目前,中國在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成果,但進入新發展階段,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已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科技創新資源分散、重復、低效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還不強等。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新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對現代化建設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支撐。
2023年2月28日,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科技部黨組成員、秘書長林新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科技體制改革一直是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議題。2022年,科技部收到的,來自代表委員們的建議提案涉及科技體制改革的有100多件。
來源:《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