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雙重驅動下,電氣化發展已經超出了電力行業的傳統邊界。電能替代已深入重點行業工藝環節、融入關鍵領域用能轉型,將拓寬終端用能電氣化市場,并進一步帶動重點行業和主要部門用能形態發生顯著變化。”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中國電氣化發展高端論壇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提出如上判斷。
電氣化是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電氣化水平是現代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國電氣化發展態勢持續向好,電能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中國電氣化年度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電氣化進程指數約76.4,比上年增長0.8,總體處于電氣化中期成長階段。
《報告》指出,反映電氣化發展水平的關鍵指標——全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在全球主要國家中位居前列,2021年達到約26.9%,較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同比增幅為近5年最大。廣東、浙江、青海、福建、江蘇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超過30%,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在全國領先。
分領域看,工業電氣化水平保持穩定。工業電氣化率達26.2%,與上年持平,其中汽車制造業電氣化率為72.7%,3年累計提高11.8個百分點,增幅位居主要制造業之首。
建筑電氣化發展持續向好。建筑電氣化率達44.9%,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建筑供暖供冷與生活消費領域替代電量快速增長,空氣源熱泵、水源熱泵、蓄熱電鍋爐等新型電采暖設備在現有集中供熱管網難以覆蓋的區域逐步推廣應用。
交通電氣化進程穩中有進。交通電氣化率達3.9%,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換電重卡產業蓬勃發展。2021年,全國純電動重卡汽車銷量為9650輛,較上年增長近2倍,其中換電重卡占比超過30%,福田汽車、上汽紅巖、漢馬科技集團、徐工汽車、北奔重汽等車企推出換電重卡。
農業農村電氣化水平快速提升。農業與鄉村居民生活電氣化率達35.2%,較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電網企業持續開展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加快高標準農田電網配套工程建設,提升農村分布式電源接入及消納能力,加快傳統農村電網轉型升級,全面提升農村供電質量。
“我國深入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將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長期向好,帶動電力需求持續保持剛性增長,激發電氣化發展潛力。”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黃學農說,未來,實現全社會電氣化水平提升需要進一步凝聚政府、行業、企業、社會關于電氣化發展的共識,共同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氛圍。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黃利斌表示,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用能領域。提升工業領域電氣化水平,要注重強化先進電能替代技術推廣利用,不斷拓寬電能替代領域;同時,以工業企業和園區為重點,加快推進工業綠色微電網建設,加快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促進就近大規模高比例消納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用能高效化、低碳化、綠色化。
《報告》指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應統籌好電氣化發展與電力供應保障,而高比例的新能源消納與高水平電力供需動態平衡的協調、同步,離不開用能行業與能源電力行業協作配合的持續加強。
對此,楊昆建議,用能行業與能源電力行業有必要攜手合作,共享電氣化發展紅利,共同推動全社會電氣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要支持電氣化領域科技創新,協同開展電能替代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標準制定修訂;針對各行業用電需求增長、電力供應保障和能源低碳轉型之間的有效銜接,促進融通上下游供應鏈產業鏈。
“作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選擇,再電氣化將引領能源變革、產業變革和社會變革,能源生產側的清潔化與能源消費側的電氣化是再電氣化的核心內容和重要路徑。”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主席、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舒印彪說,實施再電氣化要以清潔化、電氣化、數字化、標準化為方向,在能源生產側實施清潔替代,打造深度低碳電力系統,在能源消費側實施電能替代,提升電氣化水平,聚焦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推進關鍵技術創新突破,為實現“雙碳”目標,助力形成經濟高效、低碳環保的社會作出貢獻。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