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是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方式和路徑之一。做大做強做優創新型產業集群,對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從科技部火炬中心獲悉,截至2023年2月,全國共有創新型產業集群193家。其中,近150家創新型產業集群位于122家國家高新區內,占比近八成。集群產業覆蓋了全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點燃創新驅動引擎,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正全力“開跑”。當前,全國各地加碼發力,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材料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千億元級、萬億元級的世界級產業集群呈加速崛起之勢。
“自2011年科技部實施創新型產業集群工程建設以來,經過10多年發展,創新型產業集群為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加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融合,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笨萍疾炕鹁嬷行南嚓P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各地出臺政策
產業集群建設提速
當前,各地紛紛加碼發力,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建設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關鍵領域培育發展創新型產業集群。
例如,蘇州市出臺了《汽車整車、電子及零部件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30年,該市汽車產業總規模超萬億元,形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汽車產業創新集群。
無錫市發布了《關于構建“465”現代產業,加快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批政策舉措,提出做大做強物聯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等4個地標產業集群;發展壯大高端裝備、高端紡織服裝、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等6個優勢產業集群。按照《實施意見》,到2025年,以物聯網、集成電路、軟件服務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總規模有望突破1萬億元,成為無錫市又一個萬億元級產業。
去年7月底,深圳市發改委印發《深圳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進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進大健康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3項政策措施,支持產業集群建設。
其中,《深圳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重點支持化學創新藥,包括細胞治療藥物、基因治療藥物等在內的高端生物制品、全新結果蛋白及多肽藥物生物酶技術等領域;對技術含量高、應用前景好、示范帶動作用強的產品和平臺項目,在資金扶持、用地用房、人才獎勵、注冊審批、政府服務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支持落地深圳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創新載體建設,給予最高3000萬元支持;支持落地深圳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給予最高1500萬元支持。
科技部火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集群發展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彰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在高質量發展階段,產業集群發展重“量”更要重“質”。必須把質量作為產業集群建設的重中之重,匯聚各方資源,更好發揮產業集群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通過產業鏈、供應鏈的高效配合和協同創新,可以形成規模效應、集聚效應、協同效應,對有效配置創新資源、打造產業競爭優勢、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產業集群要深度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不局限于“一城一業”,而是要鞏固主導產業優勢,借外力延長板補短板,推動產業在城市之間橫向聯動、競合共生。
以高新區為依托
堅持高原筑峰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177家國家高新區和23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面落實“又高又新”要求,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化道路,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開路先鋒。
國家高新區高端產業正在持續壯大。比如,北京中關村ICT產業規模占全國17%,長三角36個高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規模超過全國一半,珠三角自創區催生了先進材料等一批萬億元級產業集群。
以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為例,截至2022年,該產業集群總產業規模達1352億元,約占全國1/9,成為國內首個完整覆蓋集成電路產業研發、制造、封測、設計、裝備、應用和服務等環節的集群,產業規模在全國高新區中僅次于上海張江,位列全國第二。
目前,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已擁有華潤微電子、芯朋微電子、新潔能、先導智能、微導納米等上市企業8家,形成了上市企業發展矩陣。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建立“JITRI-小天鵝”“JITRI-中感微”“JITRI-德科立”企業聯合創新中心,打造了華進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MEMS先進感知研發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激活了企業互聯競合效應。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封測產業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長三角集成電路產業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聯盟,推進補鏈強鏈能力提升。這些成績的取得無不彰顯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蓬勃向上的發展活力和競爭潛力。
經過多年深耕,蘇州工業園區生物藥品制品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質量和創新能力保持高速成長態勢,綜合競爭力在全國211個產業園區中穩居第一方陣。目前,該園區已集聚各類生物醫藥企業超2200家,產業產值超1300億元;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企業數量、頂尖人才數量、近3年新獲批一類新藥臨床批件數量、現有發酵罐總容量、近3年企業融資總額等5項指標均占全國20%以上,持續領跑全國。
在新藥研發領域,截至目前,蘇州工業園區累計一類新藥臨床批件超過500張,已上市新藥22個,納入國家醫保17款;在醫療器械領域,已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超1300張,累計24個產品進入國家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其中13個已獲批上市銷售;在生物技術及新型療法領域,已集聚超100家相關企業,細胞治療、生物芯片、基因測序與合成等前沿領域形成一定規模和技術領先優勢,位于世界先進水平。
同時,蘇州工業園區通過科技領軍人才計劃,聚集了中外院士團隊20個、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93位、各級領軍人才超1000名,頂尖人才數占全國同類人才的比重達25%以上。各級各類生物醫藥創新人才總量已超過5萬人,呈現進一步加速集聚態勢。
襄陽高新區航空航天創新型產業集群企業數量已接近湖北省“半壁江山”。2022年,襄陽高新區以航宇公司、超卓航空為龍頭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發展迅速,100余家企業中有高新技術企業26家、規模以上企業22家,實現營業收入305.44億元。航宇火箭橇軌試驗基地、高速風洞實驗室、航泰動力國家級計量中心和國家級復合材料檢測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臺,均擁有突破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成果,航空航天企業技術水平在細分行業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在產業鏈上游,襄陽航空航天研發制造業在湖北省處于領先地位,具備飛機發動機、機載設備、配件及子系統的制造和維修以及航空航天飛行器的制造能力;在產業鏈中游,襄陽有輕型無人機、特種飛行器、電動無人機及新型載人熱氣球產品等;在產業鏈下游,襄陽已開展民航飛行員培訓及商用飛行駕照培訓等業務。
安陽高新區先進鋼鐵材料制品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帶動效應明顯,安鋼集團冷軋有限責任公司利用已經建成的1550冷軋薄板生產線,改造為兼容生產高牌號無取向硅鋼的生產線,為國內首創。安陽復星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高延性冷軋帶肋鋼筋新技術、新鋼種、新裝備,填補了我國細直徑高強鋼筋領域的一項空白,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高強高延性鋼筋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生產銷售專業廠家,成為該項技術產業化發展的領跑者。
產業集群要重“質”
避免“集而不群”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產業集群的發展。2022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要涌現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產業集群。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我國產業集群的創新發展能力,仍有不小差距,存在關鍵核心技術不足、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能力欠缺、區域發展不平衡、創新效率不足等問題;產業集群仍然存在同質化、“集而不群”等現象,科技、金融、人才、數據等生產要素難以有效協同作用于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
“如何從抓產業、抓經濟的角度做優做實區域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新興產業,孵化培育未來產業,部分地方管理部門仍未破題?!笨萍疾炕鹁嬷行南嚓P負責人表示。例如,對高新技術產業及其內涵的認識還不深入,產業思維意識不強,缺乏從產業鏈創新鏈角度對本地區主導產業及其發展規律的深入研究。
同時,尚存在集群產業未納入本地區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對創新型產業集群不重視的情況,造成集群發展定位不清晰,未出臺瞄準集群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和促進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措施。
此外,新型創新主體的建設力度有待加強。目前,創新型產業集群中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創新聯合體總量相對較少,尤其是在東北、西部地區,集群規模和整體發展水平仍然滯后,領軍企業聯合新型研發機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支撐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仍需加強,更加有力的支持政策和舉措急需出臺。
世界領先產業集群建設有待進一步發力。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千億元級的產業集群僅有20家。其中,深圳高新區下一代互聯網創新型產業集群規模最大,工業總產值為9630.1億元,居第二位的中關村移動互聯網創新型產業集群為4295.4億元,培育技術領先、產業鏈完整、有規模效益的世界級產業集群仍需努力。
統籌謀劃
提升產業集群發展能級
創新型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是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方式和路徑之一。
“做大做強做優創新型產業集群,對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具有重要意義。”科技部火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要進一步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加大財政、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培育科技領軍企業,通過創新要素集聚,為創新型產業集群向規模化、高端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要按照‘總量合理增長、質量有效提升’的原則,牢牢把握‘高’‘新’發展定位,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針對不同產業特色、規模等對集群實行分類指導和管理,促進創新型產業集群提質增效?!痹撠撠熑苏f。例如,對產業規模大、技術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成為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大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促進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對產業規模中等、技術創新能力有待提升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成為戰略性產業集群,發揮主導產業戰略性引領作用,帶動關聯產業協同發展,引導提升創新能力、擴大產業規模;探索培育1-2個未來產業集群,遴選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領域有一定研究基礎和產業發展條件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先行先試,穩中求進。
同時,要著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型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環境。要把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有機結合在一起,政府在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創業生態上下功夫,其他方面主要依靠市場的力量、競爭的力量和創新的力量。
“此外,科技領軍企業是發展創新型產業集群的關鍵。在推進創新型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要發揮好科技領軍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扎實抓好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痹撠撠熑吮硎?,要開拓出符合創新型產業集群成長規律、能有效應對風險和創新不確定性的現代金融工具。同時,要進行動態評價,進一步提高創新型產業集群的發展質量和效益。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