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菁英論壇“信息物理系統先進控制理論”于2023年4月8日以線上會議的形式開展并取得圓滿成功。本次論壇由IEEE Fellow、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韓軍偉教授擔任論壇主席,第八屆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西北工業大學副教授倪駿康擔任主要牽頭人。來自西北工業大學、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等高校和企業的7位優秀青年專家作專題報告,線上線下同步觀看約4萬人次。本次論壇由倪駿康副教授主持。
首先,由韓軍偉院長致開幕辭并對參加活動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韓院長介紹了會議承辦單位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的情況,說明了信息物理系統的特點,對信息物理系統的優點和應用前景給予了肯定,并指出了信息物理系統控制存在的問題與挑戰。隨后,論壇由來自西北地區七位知名學者和企業專家作專題報告,報告了信息物理系統領域目前最新研究進展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位報告人是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王震教授,報告題目為“AI驅動的網絡空間智能對抗”。報告人首先介紹了網絡空間和智能對抗的相關知識,然后從認知域、信息域、物理域三個方面介紹了AI驅動的技術對抗,最后提出了網絡空間主動安全框架。
第二位報告人是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李慧平教授,報告題目為“海洋航行器模型預測控制”。報告人簡述了無人海洋航行器的關鍵技術、控制和規劃的要求、應用場合、既有的控制方法及存在的問題,介紹了模型預測控制,報告了水下航行器模型預測控制、無人船模型預測跟蹤控制、無人船的經濟運動規劃和控制與規劃一體的模型預測控制。
第三位報告人是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鄭元世教授,報告題目為“基于博弈的多智能體系統協同控制”。報告人首先介紹了多智能體系統協同控制的研究背景與意義、研究方法與思路,重點介紹了基于博弈的多智能體系統協調控制,包括二人博弈、多人博弈、混雜多智能體系統、不存在領航者和存在多個領航者的情況,并提出了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包括:策略集、更有意義的成本函數和采取鄰居的狀態估計信息。
第四位報告人是來自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清潔能源發展研究院新能源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的楊立濱副主任,報告題目為“基于電池儲能的新能源送端電網暫態能量控制及儲能優化方法研究”。在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報告人介紹了儲能的重要作用、我國儲能的發展現狀、基于電池儲能的新能源送端電網暫態能量控制及儲能優化方法的研究現狀、青海省儲能政策,建立了新能源送端系統網絡模型、介紹了新能源送端電力系統暫態能量平衡預見控制算法、基于儲能協調的暫態頻率與電壓非線性多目標控制算法和基于送端系統穩定性提升的電池儲能魯棒規劃算法的設計及仿真算例驗證。
第五位報告人是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張萌副教授,報告題目為“基于多智能體深度確定性策略梯度的非線性電力系統頻率控制”。報告人首先介紹了負荷頻率控制的背景和意義、智能電網挑戰性問題和多智能體強化學習,分析了電力系統負荷頻率控制國內外的研究現狀與挑戰,闡述并分析了多區域電力系統負荷頻率控制、發電機非線性特性、強化學習、多智能體深度確定性策略梯度框架以及基于多智能體深度強化學習的非線性負荷頻率控制總體研究框架、技術路線、技術要點等多個內容,并對相關研究內容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第六位報告人是來自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電源技術中心的王若谷副主任,報告題目為“含高比例新能源的電力系統優化運行與控制技術研究”。報告人分析了陜西新能源出力特性并進行了新能源功率概率預測,提出了含高比例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的電力系統優化調度策略,同時基于ISS理論提出了直流近區電網新能源電壓、頻率主動支撐能力指標。
第七位報告人是來自新疆大學的于志永副教授,報告題目為“幾類多智能體系統一致性及分布式優化控制方法”。報告人對多智能體分布式協同控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內容進行了簡要說明,提出了分布式自適應控制、分布式間歇控制、固定時間事件觸發間歇控制這三種分布式優化控制方法,分析了一、二階系統和是否考慮時延的情況,并對分布式優化方法進行了簡要說明,對相關研究內容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倪駿康副教授在總結中指出,本次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菁英論壇邀請西北地區高校、企業的專家學者結合自身的科研和實踐經歷對信息物理系統先進控制理論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和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深入探討與分析,為推動信息物理系統先進控制理論的研究與應用開拓了思路。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