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2日,一場以“科技創新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主題的研討會在廈門大學舉行。研討會的參加者,除了科研人員之外,還有來自全國多地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的管理者。
會議被設計成四部分,第一部分由科學家介紹各種理論、方法與技術,第二部分由地方示范區管理者介紹其示范區建設經驗和成效,第三部分是雙方交流,第四部分是實地生態考察。
這場研討會的設計和組織者,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技術促進機制10人組”成員、廈門大學講席教授呂永龍。當被問及為何如此安排時,呂永龍說:“科學家永遠不可能替代決策者作決策,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對話交流了解決策者的需求,然后為他們提供科學的數據或證據。”
當前,我國正著力發揮科技創新在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上的作用。作為科技創新主體,科學家已經在實踐中摸索出一些將科學與政策銜接起來的經驗。
用數據說話
2015年,聯合國193個成員國正式通過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形成《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下簡稱議程)。
“議程有一個具體實施的準則,即可持續發展全球指標框架,用于評估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進展。但是,指標框架至今仍面臨數據缺失等諸多挑戰。”研討會上,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指出,框架中有40%的指標依然沒有數據支撐,數據的空間覆蓋和及時性差。
數據被視為科技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基礎。早在2011年,郭華東就看到了數據的價值。“科學大數據為科學研究帶來了新的方法論,正在催生人們用全新模式進行科學發現。地球大數據正在成為認識地球的新鑰匙、知識發現的新引擎、決策支持的新手段。”
這些年,從主持實施中國科學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先導專項,到用地球大數據技術開展可持續發展相關研究,再到成為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任,郭華東的工作內容越來越多,但一直沒有離開“數據”二字。
“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在這兒,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做,從這個意義上講,科學家得把這些發展目標和自己的專業能力結合起來。”郭華東說。
對于“用數據說話”的重要性,呂永龍深有同感。2016年,呂永龍在《自然》雜志上發表過一篇短文,呼吁關注全球海洋資源開發及海洋生產總值的定量評估問題。2019年,他又率領團隊在《科學進展》發文向國際闡述中國對海洋的開發并非外界主觀認為的“過高”,而是“不足”。文章中,呂永龍等利用海洋生產總值的評估指標,對中國和美國的海洋生產總值進行量化對比分析。扎實的數據說服了國際評審專家。
“科學家要承擔的責任就是確保數據是準確的、方法是科學的、研究是符合規范的。”呂永龍告訴《中國科學報》。
用案例交流
呂永龍和郭華東都是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中國科學家。在與國際同行交流時,他們發現,在以科技創新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不僅要懂得用數據說話,還要擅長用案例交流。
“我們經常只是埋頭苦干,沒有考慮怎么讓我們的經驗走向國際。”呂永龍說。
對此,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軍體會頗深:“近年來,我國各地大力踐行可持續發展基本國策,取得了顯著成績,利用時空信息,可以用鮮活的案例、生動的形式,向國際社會講述中國故事。”
陳軍長期從事航天測繪領域理論和技術研究,致力于將地理空間數據與社會統計數據結合,對可持續發展進行監測評估。
2017年11月,陳軍作為中國測繪代表團成員,在墨西哥參加由聯合國統計司主辦的聯合國第五次全球地理信息管理高層論壇。會議期間,他發現,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或地區采用統計和地理信息結合的方式完整地對某一區域作出全面綜合的評估。
陳軍的腦海里出現了兩個字——“德清”。當時,浙江省德清縣在踐行可持續發展和地理信息資源建設方面都有良好基礎,且已經被確定為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舉辦地。
于是,陳軍聯合了6所高校、兩家企業,組成了30多人的研究團隊,又邀請了眾多專家學者、政府工作人員、外國同行,論證、研討如何用時空信息技術體系為德清作一次綜合評估。
到2018年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召開時,他們正式對外發布了《德清踐行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的中英文版。這一做法引起國際關注。2020年12月,聯合國向全世界發布可持續發展目標優秀案例選集,共展示了16項可持續發展優秀實踐,其中第30頁收錄了來自中國的“德清樣本”。
“在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是政府和科技界面臨的共同任務。”陳軍說。
重視對話
自2016年12月《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印發后,國務院分三批批準太原市、桂林市、深圳市等11個地區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
“建設示范區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不能光評論,那是紙上談兵,大家要到一個平臺上對話。科技創新要想應用到可持續發展實踐中去,就必須與實踐結合。”呂永龍說。
他告訴《中國科學報》,在選擇這些創新示范區的過程中,我國專家組成員走遍了每個示范區,幫助各地確定示范區建設主題,審議它們的長期發展規劃和近期建設方案,不僅如此,科技專家在示范區建設過程中也發揮了支持作用。
在“德清樣本”走出國門后,陳軍對于科技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反思沒有停止:“評估不是目的而是過程,最后要對標實踐。”
之后,他帶著研究團隊,與德清縣當地管理部門合作,通過一次次對話,完成了德清縣102個指標的差距分析,提出43個地方目標,制定出147條行動舉措。
2021年6月,以這147條舉措為內容的《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這是全球首次以縣域為單位明確未來5年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和路徑。
除了科學家與地方政府決策者間的對話外,科學家們也注重跨學科對話。
“目前,有關社會進步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情景預測還存在挑戰。由于缺乏歷史數據,評價指標體系不完整,而且缺乏統一認知。”呂永龍表示,日前廈門大學建立了國際可持續性科學研究院,就是要加強跨學科合作研究。
“社會福祉、公眾參與、幸福感等問題涉及價值判斷,無法用單一指標加以衡量,要研究清楚社會、經濟、環境間的耦合機理,就必須依賴跨學科的對話與合作。”呂永龍說。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