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戰略科學家與科技自立自強院士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旨在從多視角探討中國戰略科學家的內涵外延、成長路徑,以及如何跨越區域和時空維度展現其特質,并通過中西方重要戰略科學家案例展示戰略科學家研究的新視角和新方法。
近年來,我國不斷強調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然而,目前關于戰略科學家的定位尚不明確。在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郭傳杰看來,戰略科學家并非只有一種類型,而是一個多類型、多層次的群體,包括全域型戰略科學家、領域型戰略科學家以及科技戰略家等。
與會科學家認為,盡管不同類型的戰略科學家知識結構不盡相同,但他們有共性,比如具備領域寬廣的科學知識、能預見科技未來發展趨向、具有科研團隊組織能力、重視后繼人才培養等。發現和培養戰略科學家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全鏈條發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成長環境,這涉及教育、科研評價體系,政策咨詢體系等不同環節。
在教育方面,多位專家認為,當前“標準化”“流水線式”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利于人才特別是戰略性人才的健康成長。以工程科學為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家春認為,人才成長應該擺脫分數、排名的羈絆,不以考名校為目標,倡導多讀好書,鼓勵提問質疑,培養創新思維。同時,應盡早實現科研、技術等人才分流,對各類人才予以同等重視,嚴格規范學位資格,改變中小學教育“拔苗助長”和大學教育過于松散、缺乏淘汰制的現狀。
在科研大環境方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李國杰認為,培育能擔大任的戰略科學家要靠文化,而發揮戰略科學家作用則要靠制度。一方面,以“帽子”定人才的現象容易滋生個人名利導向的文化生態,不利于戰略科學家的成長,必須花大力氣糾正;另一方面,戰略科學家能夠為國家科技的發展提出有戰略意義的真知灼見,如果能被及時采納,就會推動科學發展,這需要決策者對戰略專家予以信任。如果存在不同的意見,應盡量通過面對面的討論甚至辯論達成共識。
與會專家認為,只要通過科技、教育體制機制改革,重視科技文化建設,在科技界形成風清氣正的生態環境,一定會涌現出一批戰略科學家。
此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學出版社聯合主辦。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防科工局等機構,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近50位院士專家參加了研討會。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