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其中明確提出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
??作為全球公認的下一代互聯網商業應用解決方案,IPv6號稱可以“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編上一個網址”。它通過提供海量的網絡地址資源,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能,是網絡能力提升、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的基礎。
??IPv6規模部署成效明顯
??我國IPv6起步較早,2003年就啟動了CNGI(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項目。2017年《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規模部署行動計劃》印發后,IPv6進入規模商用階段。
??當前我國IPv6網絡“高速公路”已全面建成,并在今年2月首次超過IPv4,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從基礎設施看,網絡和應用基礎設施IPv6服務能力已全面具備,IPv6地址資源增加了約2倍;從用戶發展看,IPv6活躍用戶數從1.65億增長到7.42億,在互聯網網民總數中占比達70.64%;從應用普及看,主要網站和互聯網應用的IPv6支持度持續提升,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從無到有,超過了50%。
??步入新階段,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積極統籌推進IPv6從“能用”向“好用”發展。
??4月,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構建IPv6演進技術體系、強化IPv6演進創新產業基礎、加快IPv6基礎設施演進發展、深化“IPv6+”行業融合應用、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五個方面部署15項重點任務,為IPv6后續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與保障。
??5月,《山東省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簡稱“行動計劃”)正式發布,這個由山東省通信管理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行動計劃,是全國首個省級“IPv6+”政策。它明確細化了SRv6使用占比、FlexE節點占比、100GE站點覆蓋率等IPv6+發展五項關鍵指標,并針對技術應用、安全防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希望通過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統籌協調,將山東打造成為全國“IPv6+”技術和產業創新的標桿省份,做大做優山東數字經濟。
??推進“IPv6+”應用創新升級
??IPv6建設正從規模部署走向“IPv6+”落地應用,即從“建得好”向“用得好”邁進。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IPv6用于數據業務管理還有著深入的研究需求,仍需開發更多潛能,開展實驗驗證,積極推進標準化,推動落地應用。
??通過挖掘技術優勢,大幅提升重點行業“IPv6+”融合應用水平,加速產業生態建設,是下一階段我國IPv6發展的重要目標,而這離不開產業各方的積極響應。
??在4月舉行的首屆IPv6技術應用創新大賽上,《首屆IPv6技術應用創新大賽優秀案例匯編》正式發布,聚焦IPv6技術在輔政、興業、惠民、科教、安全、信息基礎設施、APP&終端七大方向的應用,呈現了IPv6落地千行百業的成果。
??在輔政賽道,中國聯通采用“IPv6+”技術進行業務創新,打造了一張智能、高品質、可靠、安全的冬奧專網,是“IPv6+”系列新技術首次在奧運賽場上亮相,為后續國內外重大賽事網絡建設提供了新的領先技術方案;在惠民賽道,陜西移動依托廣覆蓋的SPN自主可控網絡,基于IPv6+網絡切片、隨流檢測等創新技術,打造了高效、安全、綠色低碳的SPN警務切片專網,快速實現雪亮工程的重點布局,保障社會安全;在科教賽道,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聯合上海大學,依托IPv6基礎建設開展基于IPv6的5G智慧教育應用場景,為上海大學帶來約10%的節能效益。
??除了三大電信運營商,國家電網、華為、深鐵、東風汽車等企業也都聚焦各自主營業務,積極推進IPv6技術演進與應用創新。
??不久前,華為發布IPv6+政務云網2.0解決方案,聚焦政務的關鍵應用場景,重點開展IPv6能力向基層延伸、5G固移融合、視網聯動等“IPv6+”技術創新,持續夯實“一網通達、一網多用、一網接入、一體安全、一網統管”的“五個一”關鍵能力,助力數字政府持續高質量發展。在金融領域,推出以“IPv6+”為技術底座的金融云網解決方案,驅動業務從“穩態”加速向“穩態+敏態”模式轉變。此案例還入選了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發布的《金融業IPv6發展演進白皮書》。
??《關于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要求,到2025年底,政務、金融、能源、交通、教育、制造等行業和領域,在IPv6規模部署基礎上實現“IPv6+”技術的廣泛應用,每個重點行業形成20個以上應用標桿。支持各IPv6技術創新和融合應用綜合試點城市先行先試,加快推動IPv6技術演進發展,自主創建50個以上“‘IPv6+’創新之城”。
??推進“IPv6+”行業融合應用已成為業界普遍共識,發展路線已清晰明確,行業應用正有序推進,隨著我國IPv6建設步入新階段,千行百業將會迎來更大發展空間與機遇。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