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進一步加強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為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人才支撐。當前,我國工程教育發展現狀如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工程教育調研組,針對工程教育發展取得的成就、面臨的挑戰開展調研,并就工程教育還應如何發力提出對策建議。
近年來,一系列與工程教育密不可分的重大工程,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與此同時,我國的工程教育也逐步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工程教育發展道路。
從規模大到實力強:工程教育的創新與突破
由于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作用,新時代以來,工程教育發展思路更加清晰:從學科導向轉向產業布局和未來需求導向、從服務滿足產業發展轉向服務滿足與支撐引領產業發展并重,已經成為各類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共識。
更加注重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卓越工程師。從2001年到2021年,我國工科本科生在校人數從157.4萬增長到644.0萬,增幅4.1倍;工科研究生招生人數從6.3萬增長到41.9萬,增長了6.7倍。在數以千萬計的工程科技人才進入各行各業的同時,自主培養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深地探測總師等大國工程領軍人物,產出了大量戰略高技術研究成果,為我國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和智力支撐。2022年,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10所高校和中國航天科工、中國寶武鋼鐵等8家企業聚焦國家急需關鍵領域,開始試點建設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對此,浙江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薄拯表示,“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融入了企業擔當‘出題人’的角色,讓企業與高校一起出力,為國家人才緊缺的地域和單位培養人才,例如中西部、國防軍工單位、大型央企國企等,讓其盡早在未來產業鏈中占據核心地位。”
實施校企深度融合的辦學方式是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的核心特征,重慶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面向智慧能源、工業母機等關鍵領域,與南方電網、中國電科等企業實施聯合培養;聚焦到區域智能聯網汽車產業,從重慶長安、賽力斯等企業挖掘實際問題和工程需求,支持所有學生進駐實驗室開展跨學科研究與實踐。
面向全球科技創新和現代產業體系,卓越工程師培養呈現出全方位布局與特色化探索并重的特點。新工科建設以來,“天大方案”“成電方案”“哈爾濱工業大學新工科‘Π型’方案”等創新探索不斷涌現;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等創新實踐推動工程教育再深化、再出發,中國工程教育培養體系既全方位布局,又特色化探索。2019、2020年,天津大學相繼發布了新工科建設“天大方案”1.0和2.0,從頂層設計到具體落實探索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改革,“新工科畢業設計研究與實踐項目是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最后一環,是檢驗項目式教學成效的重要載體。”
據新工科創新中心辦公室主任、天津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夏淑倩介紹,2023年,天津大學批準立項了32個跨學科新工科畢業設計項目群,覆蓋17個學院,吸引了193名教師、314名學生參與。鄭州大學聚焦國家戰略和河南省關鍵產業發展急需,布局了集成電路、超硬材料、智能感知等特色行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和現代產業學院,培養戰略緊缺和新興產業領域卓越工程師。面向未來前瞻布局才能從源頭上破解“卡脖子”問題,目前,首批建設的12所未來技術學院已有兩年的探索實踐。前不久,東南大學依托未來技術學院設立了全國首個“未來機器人”本科專業,通過整合學校一流資源構建全新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課程體系,面向未來機器人領域培養創新領軍人才。調研發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來空天技術學院沒有設置明確的學科或專業,為了真正面向未來科技創新領域培養人才,學院大膽破除學科邊界和學科思維,探索構建了以未來空天領域重大問題為牽引、以項目為驅動的“STEP by STEP”課程-項目雙螺旋培養體系。
從課程和項目入手,探索出交叉融合的卓越工程師培養新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來空天技術學院“STEP by STEP”培養體系就是以課程和項目為人才培養基本單元,打破建立在學科基礎之上的知識體系,讓學生開展“新生探索-進階探究-高階挑戰”項目的同時,選擇需要修讀的課程,自主建構起個性化的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
調研發現,課程和項目是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改革的重心,并呈現出課程與項目互促、融合的趨勢,這就破解了以往工程教育課程與項目獨立、學科交叉不足,對學生能力培養支撐度不夠的困境。類似的,南方科技大學系統設計與智能制造學院探索建立了“多學科融合、產教深度融合、專業化發展”的知識與能力同步培養的新模式;經過大一通識教育和達芬奇挑戰營,適合新模式的學生在大二修讀設計思維與工程、機械設計與制造、材料工程基礎、模擬電路系統設計和快速成型技術5門課程,通過每門課程的小項目學習知識點,再通過融合5門課程的綜合項目系統掌握知識;到大三,再開始做與企業對接的綜合項目、選修感興趣的專業課程。這一模式下,學生壓力一般不小,但當學生洋溢著笑容向調研團隊展示項目成果的時候,培養模式改革的效果也自然展現了出來,這一模式榮獲了2023年“中國工程教育改革先鋒案例”。
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著力破解產教脫節的關鍵問題。不同高校和企業推動產教融合實踐不盡相同。例如,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與企業在項目制培養、校企課程建設、校企導師選聘、創新實踐平臺建設等方面共同發力;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立足推動科技創新、技術發展和卓越工程師培養深度融合,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企業高質量發展。調研發現,產教深度融合,不等于校企合作。破解產教脫節的關鍵問題,須調動校企兩個積極性,推進工程實踐和人才培養有機結合、建立產教融合長效機制是重中之重。為此,重慶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通過組建校企導師組開展聯合培養,校企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同招生、共同選題、成果共享;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則與中國信科集團等企業共建工程師技術中心,使學生在真環境中研究真問題、開展真科研、產出真成果。
既要攀高峰又要補短板:當前工程教育面臨的挑戰
產教脫節是新時代、新發展格局下工程教育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具體表現在目標、內容、機制和師資等方面。
人才培養規格不能適應新時代卓越工程師能力要求。新時代的卓越工程師應具有工程實踐能力和解決工程復雜問題的能力。當前,人才培養中“理科化”傾向使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不足,“學科邏輯”導致工程人才培養和生產實踐結合不緊,缺少開展工程實踐的真實育人環境,課程體系側重理論課程教學,學生學業評價以考試成績和研究論文為導向,對工程實踐能力、系統思維的培養不足。另一方面,學生解決工程復雜問題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培養不足。多學科交叉、多技術滲透、多領域融合是未來工程實踐和科技創新的趨向,但是學科專業“條塊分割”,真項目、真課題“練兵場”缺乏,學科制度設計和院系組織壁壘打破有阻力,多學科交叉融合、集成創新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尚未形成。
某大型企業教育研究院院長表示,目前學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需求有些差距,他說,“隨著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專業界限越來越模糊,需要跨專業培養復合型、創新型的‘橫向人才’。但是大學按照學科劃分,且越分越細,工程教育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偏學術性的,不適合產業對工程人才的需要。在職業素養方面,有些學生學得非常好,但是跟人溝通、合作的能力不足?!?/p>
教學內容不能滿足未來工程實踐需求。未來工程實踐對工程教育內容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目前工程教育的教學內容需進一步完善。當前,人才培養體系設計缺少對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系統把握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卡脖子”問題的前瞻布局,缺少面向未來新技術和新產業發展而設置的課程教學內容,無法有效支撐創新型領軍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此外,培養學生運用多學科多領域知識解決工程問題、推動技術創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和以問題為導向、以項目為驅動的人才培養模式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無法應對未來工程實踐和科技創新復雜性、不確定性的特征。
“培養‘招來就用’的工程師是一種理想的狀態?!碧K州某企業負責人表示。常州某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經理李某表示,“我們希望招到實踐經驗豐富現實和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但從招聘的情況來看,部分畢業生畫出來的圖紙天馬行空,尺寸和精度不合理,不符合加工工藝,加工的師傅都看不懂?!?/p>
培養機制不能遵循工程教育多主體協同的規律。工程教育具有跨界性,產教融合是培養工程科技人才的必由之路。調研發現:一方面,高校和企業兩個主體的積極性仍未完全調動起來,企業存在“上熱中溫下涼”的現象,高校在制度供給方面存在不足,導師隊伍在選拔、引進培育、評聘考核等方面體制機制不健全,高校教師前往企業頂崗掛職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產教融合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產教融合的相關財政金融、人事、土地和產業政策不完善,多主體參與和支持方案缺乏。薄拯表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高校和企業內部部門間協同提出新要求。學校的科研院、研究生院、工程師學院、地方合作處等部門應協同為企業服務;企業內部的組織人事部門、研發部門和生產部門也需要整合需求與院校對接。
導師隊伍尚未達到培養新時代卓越工程師要求。新時代卓越工程師培養需要具有多學科交叉、工程創新能力強、工程經驗豐富、結構多元的“雙導師”團隊。但是,高校導師隊伍整體在工程實踐經歷與技術創新、多學科視野與融會貫通、應對新技術發展開展數字化教育教學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企業導師隊伍尚未深度參與到人才培養全過程中,一流工程教育教學團隊仍未形成。
從個體來看,高校導師的工程實踐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工程科學研究能力有待提升;企業導師專業理論水平、教育教學能力有待加強;校企導師在工程實踐性和創新性、理論知識前沿性上尚未形成優勢互補的育人格局。某地方應用型工程類院校負責人坦言,不僅僅學生缺乏技能素質的訓練,甚至部分老師也沒有出過“象牙塔”。
工程教育強國之路該如何走
調研組分析認為,探究破解產教脫節關鍵問題,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強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需求的適應性和引領性,將工程教育作為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抓手和重點。
構建多元融合、開放靈活的工程人才培養體系。一是變革人才培養組織模式,推動工程教育從“學科交叉”走向“學科會聚”。大力推動未來技術學院和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打破院系組織壁壘,賦予更多自主權;深化現代書院制、學科交叉培養平臺、學科專業集群建設,注重工程實踐與科學基礎的結合,工科內部學科專業的交叉、工科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工程師。
二是創新工程教育模式,提升未來工程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工程教育中融合人文精神培育。把工程哲學、工程史學、工程倫理學、工程美學等具有人文性質的學科納入“專業”課程體系,優化工程教育通識課程體系;以項目教學為引領改造課堂教學形態,重點培養學生系統思維、技術創新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既是工程“制造者”又是工程“發現者”;以課程地圖和模塊化課程群建設為抓手,加強課程間銜接與協同,構建課程實踐、專業實踐、開放性實踐、畢業實習實踐和畢業設計等多維度實踐教學體系;優化以競賽促教學的人才培養方式,將創新創業大賽、科技競賽和技術技能大賽等大賽內容和標準引入教學,在大賽中鍛煉學生工程素養和實踐能力。
優化師資隊伍評價制度,加快建設“雙師雙導”工程教育師資團隊。“雙師雙導”工程教育師資團隊包含“既會教又會做”的“雙師型”教師,也是“既有企業工程師,又有高校教師”組成的“雙導師”團隊。評價是改革的指揮棒,引導和鼓勵高校建立以工程實踐能力為導向的工程教育師資評價體系;在國家級、省部級教學名師評審中,強化教師的行業產業實踐背景和工程實踐經歷;在高校工科教師遴選、評聘、考核與晉升中對工程實際經驗提出要求;重視對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實際貢獻度的考察,加大對一流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成果的評價權重;完善選聘考核評價機制,推動高校教師和企業人員互聘互認。
強化多主體協同,構建政產學研融合的工程教育生態圈。一是擴大政策與資源供給,夯實多方協同育人的制度性基礎。將關于教育、科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稅、土地、金融、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落到實處,如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的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投入視為企業研發投入,給予稅前加計扣除等稅收減免及政策傾斜;出臺針對科技園、人才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新創業等支持政策和獎勵性政策,設立產教融合專項資金,支持重點領域產教深度融合;完善集聚社會資源協同育人的法規政策,如加快“大學生實習條例”的出臺,立法保障實習實踐實訓經費與權益。
二是構筑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實踐平臺。吸納各方利益主體參與工程科技人才培養,聯合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和行業組織共建工程教學、科研、實驗、實習實訓、創新創業等基地,引入資金、人才、技術、設備和平臺深化協同合作關系。
推動工程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打造全生命周期的開放式工程教育范式。
調研組認為,應以信息技術為抓手主動變革教學范式,遵循認知科學、學習科學、工程教育學規律,利用計算機和數據資源設計情景化、交互式的工程實踐虛擬平臺,推進信息技術與工程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積極探索基于慕課的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模式,學生通過“修習校企聯合打造慕課+企業現場項目實踐”形式實現混合式工程教育;搭建國際工程教育在線平臺,在深入挖掘國內高校優質工程課程的基礎上,引進全球性、區域性一流高校工程教育優質資源,打造高質量的國際工程教育在線平臺;加快制定線上課程的質量標準體系,相關部門及高校進行嚴格監管和實時跟蹤反饋。
內外結合,構建工程教育治理支持與服務體系。一是建立多方投入為主的工程教育經費分擔機制。應建立政府、行業、企業、院校和科研機構在內的人才培養成本分擔機制,明確落實主體,用好激勵政策。如政府發放實習券,通過“用腳投票”的方式購買企業實習崗位;行業協會將企業所繳納部分會費用于工程教育和職業教育專項培訓經費,發放給提供工程教育的企業;對參與工程教育的企業給予貸款優惠和優先貸款,促進企業參與工程教育;中央財政可以通過獎勵性或杠桿性財政手段,鼓勵地方財政的投入。
二是推動工程教育學科建設。針對工科教育占高等教育的三分之一,但研究的機構和人員相對較少,不能與當前工程教育規模相匹配的問題。未來,應在試點獨立設置“工程教育學”二級學科的基礎上,推動“工程教育學”學科從制度化的建制形態進一步落實到院校實際行動層面;此外,要在工科類院校增加工程教育研究機構;還應在自然科學基金、社科基金和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項目中,增加工程教育課題數量和比例。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