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舉辦的中關村論壇上,一大批賦予科技人員更大自主權、更靈活管理模式、更精準資源支持的新型研發機構受到廣泛關注。作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融匯點,新型研發機構不僅是“從0到1”的原始創新策源地,而且擔負著“從1到10”的產業技術研發任務,是推動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有力支撐,被寄予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重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探索建設了多種形式的新型研發機構,發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取得了豐碩的科創成果。短短幾年,這些機構在《自然》《科學》《細胞》等國際頂尖科學刊物發表高水平科技論文超過百篇,推出了全球首款96核區塊鏈專用加速芯片、長壽命超導量子比特芯片、量子直接通信樣機等一批世界級原創成果。分析這些機構成功的原因,以下幾點經驗值得借鑒。
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是新型研發機構健康發展的機制保障。北京的新型研發機構大多推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所)長負責制,賦予實驗室主任在選人用人、技術路線等方面全方位的自主權,在確定的重點方向、重點領域范圍內可以自主確定研究課題。這樣的體制機制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讓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從煩瑣、不必要的體制機制束縛中解放出來。
持續經費支持是新型研發機構專注創新的物質基礎。北京新型研發機構多以5年為一周期享有財政科技經費穩定支持,編制年度預算,實行負面清單管理,研發人員根據已確定的研究課題自主安排科研經費使用。除特殊規定外,北京市財政資金支持產生的科技成果及知識產權由新型研發機構依法取得,自主決定轉化及推廣應用。比如,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實行科研經費包干制,科研人員無須填寫基金申請,即可獲得長達6年的穩定支持。
以為人才松綁減負為主要目標的新機制讓新型研發機構動力強勁、成果迸發。在人才評價上,很多新型研發機構堅持“破四唯”和“立新標”并舉,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不以論文為導向,由理事會下設的評估委員會進行評估,圍繞科研投入、創新產出質量、成果轉化、原創價值、實際貢獻、人才集聚和培養等,作出符合機構設立目標和符合科研規律的國際同行評價。
總體來看,北京在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及創新方面已初見成效。與此同時,也要看到,新型研發機構還是個新事物,仍需不斷探索和完善。比如,進一步明確新型研發機構的定位,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形成超前謀劃引領前沿研究方向的重要力量;不斷優化和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全職院長+項目經理人+學術院長”的結構,完善雙聘人員兼職取酬政策;探索多種途徑的資金支持方式,為科研項目長遠發展造血;通過不斷夯實新型研發機構的制度保障,為創新松綁、為創業加油、為創造助力,促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共同托舉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