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7.1億千瓦,同比增長10.8%。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13.9億千瓦,同比增長18.6%,占總裝機容量比重為51.5%。
今年上半年,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達55.6%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郝英杰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4億千瓦。分類型投資、發電裝機增速及結構變化等情況看,電力行業延續綠色低碳轉型趨勢。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電力投資同比增長32.2%,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占電源投資比重達到88.6%。電源完成投資3319億元,同比增長53.8%,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2940億元,同比增長60.9%,占電源投資的比重達到88.6%。太陽能發電、核電、風電、火電、水電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13.6%、56.1%、34.3%、13.0%和10.6%。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2054億元,同比增長7.8%。
《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4億千瓦,同比多投產7186萬千瓦。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新增的發電裝機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占比超五成,達55.6%,發電裝機容量7842萬千瓦,同比多投產4754萬千瓦。
從累計發電裝機來看,截至今年6月底,水電裝機4.2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3.7億千瓦,抽水蓄能4879萬千瓦;核電5676萬千瓦;并網風電3.9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裝機3.6億千瓦、海上風電3146萬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4.7億千瓦;火電13.6億千瓦,其中煤電11.4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2.1%,同比降低3.4個百分點;氣電1.2億千瓦。
煤電裝機比重下降,全國累計非化石能源占總裝機容量比重超過五成(51.5%),這是否意味著目前我國以新能源發電為主?
煤電發電比重仍占六成,未來將由主體電源向電力調節型電源轉變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4.1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郝英杰指出,“其中,煤電發電量占全口徑總發電量的比重保持在六成,充分發揮兜底保供作用。”
據介紹,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22.9%,主要水庫蓄水不足以及今年以來降水持續偏少,疊加上年同期高基數等因素,導致今年以來水電發電量同比持續下降,且降幅擴大,5、6月水電發電量同比分別下降32.9%和33.9%。
與此同時,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廠火電、核電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7.5%和6.5%。全口徑并網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21.2%。煤電發電量占全口徑總發電量比重為58.5%,煤電仍是當前我國電力供應的最主要電源,有效彌補了水電出力的大幅下降,充分發揮了兜底保供作用。
盡管目前,煤電仍是我國發電的主力,但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部副主任張晶杰也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更好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是黨中央關于能源電力提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力供給結構會從以化石能源發電為主體,向新能源提供可靠電力支撐轉變。而隨著新能源高效利用需要大幅提高系統靈活調節能力,為滿足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煤電將由主體電源向電力調節型電源轉變。
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