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經進入大科學時代,國際間科技競爭日趨激烈,重大科技突破越來越依賴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政府主導建設、創新資源集聚發展的國家科學中心模式成為國際共識。科學中心已成為國家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基礎研究實力、強化原始創新能力、增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戰略支點。為迎接國際科技創新發展新挑戰,我國明確提出要建設北京懷柔、上海張江、粵港澳大灣區、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要更好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需要進一步把握大科學時代科學研究的特征。筆者認為,在大科學時代,科學研究呈現五大典型特征。
一是大科學與大設施融合。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作為重要的創新條件,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形成設施網絡,為大科學研究提供了綜合支撐。高效發揮重大設施平臺的作用,需要構建一個綜合性功能服務體系、大裝置運行裝配操作系統和一系列軟件支撐系統,將大裝置升級為一系列“大科學計劃”的協作實施平臺、管理服務平臺,提高基礎研究的組織化水平。
二是大科學與大學科融合。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已經成為當今科學發展的重要趨勢和特征。20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戰以后,科技研究的跨學科特征日益明顯,一些舉世矚目的重大科學問題的解決,幾乎都是跨學科研究的突破。學科之間的邊界變得更加模糊,未來重大創新會更多出現在學科交叉領域,學科之間、科學與技術之間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將更加迅速,并逐步形成統一的科學技術體系。
三是大科學與大數據融合。數據是科學研究最重要的基礎,不斷推動產生新的科學發現。高效率處理海量數據是基于大科學裝置的研究的重要特征。因此,建立大科學、大裝置與大數據的融合研究體系,利用AI等數字技術開展大科學研究,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新方向。
四是大科學與大產業融合。隨著數字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傳統一二三產業之間、不同細分行業之間的門類邊界已經發生深刻改變。數字化、智能化、“雙碳”化要求產業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產業跨界融合與科學跨界融合相伴相生。因此,把大科學研究與構建大產業生態創新體系結合起來,推動科學與產業一體化發展,將有力促進創新進一步賦能產業。
五是大科學與大企業融合。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大科學與大企業融合發展是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關鍵所在,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途徑。
在此基礎上,應如何推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升級發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
一是適應大科學與大平臺融合趨勢,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歐美發達國家依托大科學裝置建設牽頭組織了一系列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極大提升了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組織國內外一流戰略科學家研究提出國際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組織國內外專家開展研究,可以極大提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全球創新體系中的影響力、國內外一流科研人才的集聚力、重大突破型成果的產出力,奠定了建設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的堅實基礎。
二是適應大科學與大學科融合趨勢,深化科研組織模式變革。要探索建立適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未來發展需求的新型科技組織體系和研發模式,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成為體系化建制化的科研示范區。以大科學裝置和設施平臺為依托,探索形成匯聚式科研組織模式,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學問題,組織開展定向性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讓設施成為重大成果不斷涌現的源泉和加速器。以重大項目任務為牽引,通過構建靈活的矩陣式科研組織模式,統籌調配各類創新要素和資源,成立交叉研究團隊,形成合力攻關的組織管理模式,構建大學科的協作體系,提升體系化建制化科研能力。
三是適應大科學與大數據的融合趨勢,建設大數據處理中心。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綜合性大數據處理中心,充分發揮數字化驅動發展的成效。推動已建數據中心的數據資源共享,滿足新的數據處理需求。同時,新的大數據處理中心可以升級為數字化創新中心,聚焦服務區域發展需求,打造數字創新平臺體系。
四是適應大科學與大產業融合趨勢,打造創新產業集群。大科學與大產業融合發展、相互促進,打造區域性甚至世界性的產業創新驅動高地,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發展的重要成果。要加強科技界與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超前謀劃,以大科學研究為依托,實現科學與產業的良性互動,促進產業集群發展,促進區域創新發展。
五是適應大科學與大企業融合趨勢,深化與大企業合作研究。充分發揮大企業的“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功能、投入功能以及橋梁紐帶作用,圍繞大科學研究,依托各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深化與同行業領軍企業的研發、成果轉化合作,構建完善政產學研有機融通的科技創新體系,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運行的重要著力點。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