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智能化浪潮正催生前所未有的顛覆性、開創性變革。如何發展智能科技,布局未來產業成為與各方利益密切相關的議題。11月5日下午,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智能科技與未來產業發展”分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與會嘉賓圍繞以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科技發展前沿,探討通用人工智能、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前瞻布局的發展機遇與現實挑戰。
與會嘉賓認為,智能科技具有非常可觀的產業發展前景。“現在智能手機的使用場景是以APP為主導的,做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APP。隨著深層次AI的發展,人機交互方式也將更自然化、個性化,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說。
“把一個頭環戴在頭上就可以幫助有睡眠障礙的朋友改善失眠,這就是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在醫療領域的一種應用。相信隨著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的不斷發展,相關技術應用會越來越成熟。”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主任蒲慕明說。
雖然近年來國內智能產業規模不斷提升,大模型、腦機接口等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但仍有一些問題亟需解決。“大模型訓練需要大量的運算,目前國內大模型訓練更傾向于使用國外的高價AI卡。”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表示,國內AI卡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還有與會嘉賓認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行業管理缺乏系統性方案等也是國內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指出,中國應與各國一道共謀未來發展,共享創新紅利。一是高強度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創新協同圈。支持各方來華聯合打造創新基地,凝聚全球智慧,共同推進新技術突破。二是高質量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產業生態圈。加速實現智能產業化和產業智能化,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生態。三是高水平參與全球治理,打造交流合作的朋友圈。充分發揮雙邊多邊合作機制作用,深化政策標準、規則等方面的交流互信,加強全球數字治理,形成共建、共享、共贏的國際合作新格局。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