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是一個長期演變的過程,其中蘊含著深刻的經濟規律。指導目錄的發布,有望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流向相關領域,促進資源要素在行業上下游匯集。
新年伊始,《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的發布,在產業領域引發了廣泛關注。這是2005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首次發布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對該目錄的第四次全面修訂修正。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產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無論是產業綜合實力還是產業的創新力、競爭力,均躍上了新臺階,尤其在規模優勢、體系優勢等方面遙遙領先,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但也要看到,近年來,受疫情沖擊、地緣政治等因素疊加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著深刻調整。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還在持續推進,我國產業發展進入了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的時期。在此背景下,對指導目錄作出相應調整是必要且及時的。
作為政府部門發布的一份指導性文件,指導目錄具有鮮明的政策導向作用。與其他公共政策不同的是,指導目錄旨在引導經濟發展把著力點轉向實體經濟,通過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具有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新的指導目錄明確了鼓勵、限制和淘汰的產業和行業,在總體保持此前目錄連續性、穩定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目錄的指導性、可行性,使其不僅是政府項目管理以及制定實施財稅、信貸、土地等政策的主要依據,也成為廣大企業興業投資與生產經營的重要參考。
與上一本指導目錄相比,調整后的鼓勵類目錄新增了“智能制造”“農業機械裝備”“數控機床”“網絡安全”等行業大類,以及相關領域中有利于產業優化升級的條目,限制類目錄主要對高耗能、高排放、資源依賴性較強的行業進行約束,淘汰類目錄主要針對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及產品等。從目錄分類看,只要是符合綠色低碳智能等高質量發展方向的制造業領域,有利于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大市場的領域,有助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務業短板領域等,均為受到鼓勵且發展潛力較大的行業產業,這也意味著更多的發展機會與市場空間。
不過,對于廣大企業來說,指導目錄的變化或許也會帶來陣痛,對此需要全面客觀理性地加以分析。短期看,目錄的變化可能會給部分企業帶來一些直接影響,比如一些項目的前期已有較大投入,但未來市場需求可能逐步被新產品替代,還有一些行業發展的生態已發生變化,轉型升級會導致企業經營成本的攀升,繼而對企業利潤水平產生不利影響。但從長期看,指導目錄變化會倒逼企業加強市場調研、優化產品結構、提高自身創新能力,最終實現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是一個長期演變的過程,其中蘊含著深刻的經濟規律。指導目錄的發布,有望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流向相關領域,促進資源要素在行業上下游匯集。事實上,未來企業的競爭,不僅僅只是技術或資本的競爭,更多的是對產業鏈供應鏈控制能力上的競爭。也就是說,企業與企業的競爭,已不局限于單一的產品與產品之間的競爭,本質上將是其所在產業集群與另外一個產業集群之間的競爭。透過指導目錄的變化,廣大經營主體要善于洞察產業新趨勢,積極把握產業發展規律,努力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贏得主動。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