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新質生產力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驅動下,生產力諸要素迭代升級而產生的新質態生產力,其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是科技創新與教育發展。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應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展現更大作為。
1.高校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新機遇、新矛盾、新挑戰,鮮明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成為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引。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條件要素、配置機制、發展模式等都發生了較大變化,亟須從動力、效率、質量等方面大力推動變革,促進生產力實現能級躍升。“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是我們黨準確把握時代和形勢發展變化,在積極回應高質量發展需求中提出的,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新質生產力,區別于傳統生產力,其本質是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產力,代表著更高的全要素生產率水平,以高效能、高質量為基本要求,并深度融合數字技術,具有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高效化的主要特征和技術迭代周期短、生產要素投入少、資源配置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小、經濟社會效益好等顯著優勢,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將會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成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服務新發展格局、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是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動力在于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升勞動者素質,并用新科技為產業發展賦能。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依靠創新科技,依靠創新人才,歸根到底還要依靠創新教育。
與新質生產力適配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均具有鮮明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屬性。高端精密儀器和智能設備成為主要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范圍和領域極大拓展,物質形態的新材料、新能源,以及非物質形態的數據資源等成為主要勞動對象。高品質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產生,依賴于高新科學技術的研發和運用。高校作為科學技術的重要策源地,應堅持“四個面向”,充分發揮在科技創新中的獨特優勢,不斷向科學技術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在以科技創新為牽引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努力研發更多的新型勞動資料,發現更多的新型勞動對象,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提供堅強的物質支撐。
新質生產力的創造者和使用者均為人,人是生產力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最活躍、最具決定性意義的能動主體。數字時代,勞動者只有具備一定的數字素養,掌握必要的高新科技知識和勞動技能,才能運用高新技術生產出高品質的生產資料,才能成為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適配的新型勞動者。高校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應以更加主動的精神和更加有效的作為,把握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更多新質生產力的創造者和使用者,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2.高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
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推進,激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生動力,深化內涵、特色、融合發展,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以高水平、有組織的學科布局、科研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人才培育為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是高校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的關鍵路徑。
首先,堅持內涵發展,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原動力。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基石,創新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主體力量。高校作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應以內涵發展為牽引,全面統籌優勢資源,持續強化對基礎研究和人才引培的支持力度,從創新基礎建設和創新主體建設兩個維度持續賦能科技創新,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注入原動力。其一,強化高水平基礎研究平臺建設,鍛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聚焦科學前沿,著力構建綜合性大裝置集群,布局與培育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跨學科跨專業的交叉研究平臺,推進重大基礎研究設施建設與重大科學發現緊密結合,促進要素融合,提升創新效率。其二,強化面向應用的基礎研究,增強原始創新策源能力。針對國家急需和國家重大戰略,前瞻布局面向應用的基礎研究領域,集聚科研資源推進原創性、引領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提升高校在基礎研究領域原始創新水平,解決關鍵核心科學問題和“卡脖子”問題,夯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根基。其三,強化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培育一流拔尖創新人才。面向教書育人、基礎科學研究、科研成果轉化,完善人才引育機制,充分發揮高校特別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人才集聚中的重要作用,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構建有利于激發創新活力、形成人才集群合力的科教平臺與生態。充分發揮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開展本碩博貫通培養,強化人才培養的家國情懷和創新能力,強化科教協同和產教融合育人,打造政產學研用貫通的育人高地。
其次,堅持特色發展,明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靶向性。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升級改造,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高校應積極響應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部署,依據自身辦學定位,堅持特色發展,面向產業發展對于新質生產力的集中迫切需求,下好學科體系布局“先手棋”,著力提升學科發展與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之間的匹配度,進而以學科為引領,增強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靶向性。其一,強化前瞻性學科發展,布局新賽道、新領域。針對“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部署,著力打造一流學科引領、高峰學科林立、基礎與特色學科交叉支撐的特色學科雁陣,整合發揮一流學科及相關學科群特色優勢,引導傳統學科向“雙碳”領域、智能領域轉型升級,通過加強前沿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布局建設,挖掘學科增長點,提升學科、科研和人才培養的適切性。其二,強化科研組織模式創新,建制化、成體系服務國家需求。以特色學科為先導開展有組織科研和有組織成果轉化。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圍繞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培育重大科研項目,強化項目、平臺、團隊一體化建設,建立“前沿探索—基礎研究—集中攻關”的多層次科研體系,形成“科技—工程—產業”的全鏈條、系統化的科研發展格局,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發展提供可持續、成系統的保障。
最后,堅持融合發展,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高校在創新全鏈條中有著獨特優勢,應在加速知識、技術、資金、人才、政策等創新要素集聚,推動多體系多主體的互通互融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通過加強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產業需求對接,深化校地企協同融合發展,優化政產學研用貫通機制,推動“0-1”的原始創新、“1-10”的應用研究以及“10-100”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不斷拓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著力點。其一,強化體制機制創新,打造駐區、駐企、駐園創新平臺。構建協同攻關、深度融合的運行管理模式,推動高校優秀學科、團隊和實驗室下沉產業一線,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交流、緊密合作。依托高校大學科技園、產業園區為創新人才營造交流空間,為初創企業打造孵化平臺。其二,強化創新生態涵育,構建多元融合協同育人體系和創新研究高地。構建由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科技服務機構等創新主體相互作用的創新生態系統,激發和釋放人才活力,輻射帶動區域創新發展。找準教育切入點,以點帶面,牽引一批課題、師生、平臺和成果,圍繞高校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高地和新質生產力的發源高地。其三,強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高校應主動建立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技術清單制度,完善企業與高校之間“懸榜—揭榜”合作模式,加強科技企業家和技術經理人培養,構建“先賦權后轉化”的新型科研成果轉化路徑,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科研、研發、量產和市場之間的堵點,推動科技創新順利跨越產品化、產業化和市場化三個臺階,有效推動技術鏈、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四鏈協同”。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