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自動化產業年會年度人物——徐志剛
姓名 | 徐志剛 |
職務 |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
2023主要業績 及所獲榮譽 | 徐志剛,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智能產線與系統研究室主任,國家二級研究員、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務院特殊津貼、中科院“科苑名匠”、沈陽市十佳科技帶頭人等榮譽;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獎等國家與省部級獎勵10余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專項及國防專項工程等多個重大項目;國防科工局“十三五”某領域指南編寫組專家,中國兵工學會含能材料制造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發表論文1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近120項。 長期從事高效高精密柔性裝配技術及智能自動化裝配系統研究,2023年分別在危險火工品安全自動化裝配、高端航天裝備數字孿生裝配等領域產出原創性成果,成果在重大裝備等規模化生產中實現批量化應用,為解決危險火工品安全生產、國家重點航天裝備高效高精度裝配的行業重大問題提供了先進智能自動化制造系統。 (1)開發火工行業國內首個“黑燈工廠”,成為行業示范工程。面向火工品制造事故頻發、生產保障能力不足、急需實現無人化智慧生產等需求,帶領團隊攻克火工品復雜裝配工藝自動化實現難、高精度裝配在線檢測難、高危險裝配過程安全保證難等問題,突破復雜工序自動化裝配工藝、高精度裝配質量在線檢測、高安全防爆機器人化裝備等關鍵技術,研制多種行業首臺(套)智能裝配設備,覆蓋對接、擰緊、合裝、壓裝、檢測、包裝、物流等7大類全部裝配工藝;研發成功危險火工品安全智能制造技術與成套生產線,實現了國內“火工安全自動化生產與智能管控系統”的從無到有,為解決火工品的安全生產與高效供給問題提供先進技術與產線支撐。研制的某火工品自動化生產線,被評為兵器集團首個“黑燈工廠”試點工程,破解了“產能提升與安全減人”的行業瓶頸,為火工企業從“人海式生產”到“少人自動化生產”、再到“智能無人黑燈工廠”的跨越發展,提供了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與系統,在火工企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構建航天領域首套大型弱剛性構件數字孿生機器人裝配系統,是國內首個可替代高技能工人試裝的數字孿生裝配系統,使長期依賴人工技能的弱剛性裝配首次實現自動化,效率提升5倍以上。大型航天產品,由易變形的弱剛性構件組裝而成,裝配過程易發生變形,最大變形量可到百微米級,裝配精度要求又極高,需要達到十微米級,需要高技能工人反復修配、調整才能滿足裝配精度要求,已成為限制國家命脈裝備規模化生產的重要瓶頸,也是高端裝備行業由人工裝配邁向智能化自動裝配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下,作為項目具體執行負責人,帶領團隊潛心研發,創新形成基于數字孿生的復雜裝配工藝規劃與在線調控技術體系。攻克大尺寸、弱剛性構件易變形、難裝配的問題,突破變形構件高保真數字孿生建模、裝配技能反演學習、裝配精度與裝配應力多物理場協調控制等關鍵技術,開發了大型弱剛性構件數字孿生裝配工藝在線規劃軟件,研制了數字孿生機器人裝配系統,在大型航天發動機實現應用,是國內首個可替代高技能工人試裝的數字孿生裝配系統,使長期依賴人工技能的弱剛性裝配首次實現自動化,效率提升5倍以上,百微米級變形構件通過在線力形耦合調控可使裝配精度達到10微米級,破解了高端裝備產能提升與質量保障的瓶頸難題 |
獲獎理由
| 針對重點裝備高效高柔性制造核心技術與裝備受制于人、影響我國戰略領域制造水平提升的重大問題,突破了高安全機器人化裝備、數字孿生智能裝配等多項核心關鍵技術,破解了高端裝備產能提升、質量保障、快速響應等多項對行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的關鍵問題,并在重點領域得到應用,構建了行業首個示范工程,在科研創新和應用探索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并得到業內普遍認可和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