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上,130個國家承諾:到2030年,將能源效率的年增長率提高一倍。對于很多國家來說,這個要求已經很高了。但我們能否實現到2030年將能源效率的年增長率提高兩倍呢?
2024年5月21日,《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節能增效是實現凈零排放最快、最經濟的方式”(Energy efficiency is the fastest, cheapest way to achieve net zero)。“節能增效行動”(EEM)表示,只要《工業節能增效案例》(點擊此處了解更多[HW1] )中的10項關鍵舉措有4項得到全面落實,就有可能實現到2030年將能源效率的年增長率提高兩倍,并獲得凈經濟收益。
“節能增效行動”建議在工業領域采取以下4項舉措:
1.實現設備互聯,或將工業設備接入物聯網。這有助于提高運行效率,減少電力和燃氣消耗,降低維護成本,縮短停機時間。
2.安裝高效電機:如果將正在運行的3億余臺電機升級為能效等級更高的電機,全球用電量可以減少高達10%。
3.增加使用變頻器:變頻器可以根據所需負荷調整耗電量和排放量。
4.妥善維護熱交換器:工業熱交換器用于建筑采暖、空調、制冷以及數據中心冷卻。若熱交換器維護不善,可能造成高達2.5%的全球碳排放,大致相當于整個航空業的碳排放水平。
到2030年,僅采取以上4項舉措即有可能將年碳排放量減少25.3億噸。綜合起來,其效果相當于將近些年的能源效率年增長率提高2倍。
“節能增效行動”分析表明,按2023年的價格計算,從現在到2030年,采取以上4項舉措的總經濟效益可達4.1萬億美元。即使按照6%的行業標準折現率來算,也相當于1.23萬億美元的現值。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只需在此期間投入相當于全球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或生產者投資的1.6%即可。
需要強調的是,“節能增效行動”分析只考慮了相關舉措在2030年以前可產生的工業效益,實際上,很多舉措能夠在未來2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持續提高運行效率。當然,如果工業領域能夠采取更多舉措,實際效益還會更大。
這將帶來顛覆性的改變。工業領域實現并超越約定目標的路徑從未如此清晰。此外,抓住機遇的人將會獲得投資回報。這是一個多方共贏的解決方案,但是需要立即采取行動。
最后,我很高興看到,以上意見還得到了以下方面的支持:
· 能效經濟聯盟(AEEE)總裁兼執行董事 Satish Kumar
· 美國能源工程師協會執行董事 Bill Kent, C.E.M.
· 美國節能聯盟總裁 Paula Glover
·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氣節能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王占奎
· Mission Efficiency “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組織能源效率部門負責人Brian D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