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是符合新發展理念、創新起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更好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催生機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匯聚并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才能為生產力躍遷創造制度條件、贏得發展空間、提供核心支撐。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產關系
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要著力構建促進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的體制機制,推動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以此增強可持續內生動力,形成適應并促進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生產關系。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科技創新能夠重塑生產力基本要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力量。當前,全球科技創新交叉融合、多點突破、密集活躍,必須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戰略機遇,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推動技術革命性、顛覆性突破的制度保障。要加快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加強資源統籌,系統布局關鍵創新資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持續優化協同創新機制,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著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抓住數字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牛鼻子”,促進數字技術先行突破,為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提供先進要素、工具和手段。著眼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綠色低碳等關鍵領域,大力推行創新攻關“揭榜掛帥”“賽馬”機制,形成有利于催生新質生產力的新型科研組織模式和資源配置方式。
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實現土地、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高效流轉,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是促進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的重要基礎。重點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效降低制度性成本,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機制,促使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全面提升生產要素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其中,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廣泛滲透到經濟社會各領域各層面,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需發揮數據非競爭性、非排他性、可復制性優勢及其乘數效應,牽引帶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完善數據要素的價格機制、競爭機制和交易規則,推動數字技術跨界融合、衍生疊加、融合創新。
構建有利于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體制機制,實現產業深度轉型升級。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主要載體。產業迭代升級、深度轉型,是生產力躍遷的重要支撐。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為變革研發模式、轉變生產方式、創新業務模式和優化組織結構,以及加速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需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增強產業政策協同性,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新型工業化建設為重點,強化戰略性領域頂層設計,構建產業體系智能化體制機制,推進《“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制定促進數字化發展政策措施,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以智能化重塑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健全產業體系綠色化體制機制,健全產業綠色發展政策框架體系,形成稅收、金融、價格支持體系,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著力發展綠色生產力。持續完善產業體系融合化體制機制,持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推動產業之間、區域之間、大中小企業之間、上下游環節之間高度協同耦合,形成跨產業、跨區域、全要素、全環節、全過程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格局。
健全統籌協調機制,促進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聚焦科技創新這個核心,加強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注重改革聯動、制度協同和政策統籌,持續促進要素質量提升和優化組合,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要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改革,著力優化科技人才發現、培養、使用、激勵機制,為創新人才培養和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創造更加寬松、更為順暢、有效激勵的體制環境,建設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勞動者隊伍。完善政策統籌協調機制,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科技、產業、財稅、金融、人才等政策協同聯動,健全促進科技創新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及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優化現代技術融合發展機制,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生產和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融通創新,支持龍頭企業構建全球生產和研發體系,形成融合創新體系,提升創新資源要素配置效率。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動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有助于有效利用國際資本、勞動、技術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深度參與全球科技產業分工合作,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增強在國際循環中的話語權,有利于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需以改革的辦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對接,進一步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體系,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實施營商環境改進提升行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更好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探索數字貿易、綠色貿易等新興領域規則,構建高標準服務業開放制度體系,全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積極構建支持研發和創新的相關制度,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原創性、前瞻性、顛覆性科技創新。
推動高水平“引進來”“走出去”。促進生產要素跨境流動和科學技術國際交流,提升全球配置資源能力,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要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促進貿易、投資以及跨境資金流動、人員進出、交通往來更加便利高效,推動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新高地,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增強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在高水平“引進來”上,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進一步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高效引進優質資本、關鍵資源、先進技術、拔尖人才等,提升吸納、調動和影響全球資源的能力。在高水平“走出去”上,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提升全球范圍配置資金、信息、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的水平,拓寬全球經濟共同發展空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謀劃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在深化國際創新協作協同中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好融入全球市場體系,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
著力增強內外聯動。堅持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方面,立足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發展要素更大范圍暢通流動,進一步吸引國際創新主體和全球創新資源,以對內縱深開放形成的國內大市場、大循環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嵌入全球分工體系,更好融入全球市場體系,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硬實力,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拓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空間范圍。要打造開放層次更高、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集聚全球高質量資源要素,不斷提升國際吸引力、影響力與帶動力;重視發揮開放功能區的創新資源優勢,鼓勵開放功能區協同聯動,提升開放平臺能級;注重外引內聯,通過內需外需統籌、內部外部要素配置、國內國際市場聯動,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深入推進,圍繞產業、技術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向先進質態躍升,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
一是以創新塑造新動能。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必須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需錨定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
二是以創新驅動產業創新。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動能,能夠有效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推動產業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互促,促進支柱產業迭代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加快構建具有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三是以創新推動要素優化組合躍升。新質生產力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科技創新能驅動生產要素類型擴展、優化組合和整體躍升,促進資源高效配置。要打造新型勞動者隊伍,加快培養能充分利用現代技術、適應現代高端先進設備、具有知識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著力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數字化人才,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支撐。積極促進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發展,更好應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設備以及自動化制造設備等,豐富先進生產工具體系。適應科技創新范式變革、模式重構的新需求,統籌布局大科學裝置,圍繞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優化升級傳統基礎設施,完善新型基礎設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支撐。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