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能忽視、放棄傳統產業。我國大力推動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工業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綠色化轉型,實現經濟煥新發展向綠而行,將對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發揮重要作用。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加快鋼鐵低碳技術創新應用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鋼鐵行業如何實現綠色化轉型及高質量發展?
張賢(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研究員、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氣候變化工作委員會主任):鋼鐵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支柱性產業,為交通、建筑、機械制造等關鍵領域提供基礎原材料。2022年,我國粗鋼產量達10.18億噸,占全球總產量的55.3%,對全球制造業形成有力支撐。然而,鋼鐵行業具有高能耗與高排放的特點,年碳排放占全國總排放15%以上,僅次于電力部門。在全球氣候變化應對和“雙碳”目標的推動下,鋼鐵行業正處于向綠色低碳和智能化轉型的關鍵階段。
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鋼鐵行業減排和提質增效,確保在2025年前實現行業轉型升級和超低排放改造,并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綜合考慮經濟、能源和末端治理三個方面,通過采取限制總產量、提升節能技術、提高電爐鋼比及應用末端脫碳技術,加大超低排放改造力度。2000年至2022年,我國粗鋼產量從1.285億噸增至10.18億噸,盡管鋼鐵行業碳排放總量隨之增加,但單位產品碳排放下降了34.2%,大幅降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反映了鋼鐵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趨勢。
以綠色技術創新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打好“底色”。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鋼鐵行業結構優化和清潔能源替代、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深挖節能降碳潛力等系列措施,特別指出將氫冶金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體化技術試點示范作為關鍵突破方向。
氫冶金技術是實現鋼鐵行業零碳發展最關鍵的解決方案。據中創碳投行業減排模型測算,在鋼鐵行業實現碳達峰階段,氫冶金技術預計可實現0.71億噸的減碳量。目前,氫冶金技術主要采用焦爐煤氣制備獲得灰氫,作為氫原料仍存在碳排放問題。隨著電解水制氫技術發展和可再生能源應用,將實現規模化、低成本的氫氣供應。我國已初步掌握氫能制備、儲備、加氫等主要技術與生產工藝,已啟動8個示范項目,寶武集團和河鋼集團分別建設完成并投產100萬噸和60萬噸氫冶金項目。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作為新興的末端減碳治理技術,將在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中發揮托底作用。目前,鋼鐵行業正采取減少產量、提升能效、廢鋼回收以及氫氣替代等多項前端碳減排措施,但仍面臨至少8%的剩余碳減排以達到碳中和目標。CCUS技術已經過電力、化工等行業的驗證,未來鋼鐵行業可通過與這些行業深化合作,快速打破技術壁壘,逐步實現規模化應用。據《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年度報告(2023)》,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投運和規劃建設中的CCUS技術示范項目約100個,每年總二氧化碳捕集能力超400萬噸。預計到2050年,鋼鐵行業可通過CCUS技術每年減排近1億噸二氧化碳,助力實現行業碳中和目標。
未來,鋼鐵行業的碳中和之路需強化頂層設計,包括優化行業結構、加快技術創新應用、提高行業集中度、充分利用綠色金融,以實現從高碳向低碳的綠色化轉型。
一是加大對基礎性、前瞻性、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突破鋼鐵行業減排技術短板。重點推進以氫冶金和CCUS為代表的前沿技術,減少碳排放,形成凈零排放的新型碳循環產業鏈,推動鋼鐵行業可持續綠色發展。
二是成立千億級規模的碳中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推廣基金,創新碳中和債券、碳中和信貸、低碳指數等金融工具,實現產融結合,促進鋼鐵行業的技術研發和示范推廣。同時,加強碳稅制度研究,以現代稅收制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探索碳交易和碳稅并行政策,增強企業碳減排動力。
三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設立鋼鐵行業碳中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中心,充分發揮政府、金融資本、社團組織的協同作用,集合優勢企業和上下游相關機構的力量,共同突破低碳技術瓶頸,加快成果示范和推廣應用,推動行業全生命周期低碳轉型,同時加強國際技術交流合作,共享經驗成果。
推進有色金屬產業綠色發展
有色金屬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哪些成效?如何推進產業結構變革?
葛建平【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有色金屬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材料,包括除鐵和鐵基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屬。2023年,我國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首次突破7000萬噸大關,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7.3%。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成為拉動銅、鋁、鋅、鋰、鎳等有色金屬需求增長的新引擎。
當前,新興產業發展要求高端制造業不斷升級,進而要求優化材料支撐體系,這將帶動有色金屬行業轉型發展。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加快綠色化轉型既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途徑,又是傳統產業接續轉換新動能的關鍵所在。《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相繼印發,為有色金屬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和碳達峰目標實現提供政策支持和行動指南。有色金屬行業遵循國家政策指引,依托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造,在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方面取得亮眼成效。
有色金屬產業鏈各環節的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在勘探、采礦端,通過建立智能礦山管理平臺,實現所有設備的集中監控和優化管理,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冶煉端,通過新能源替代火電有效減少燃煤電力應用,大幅降低碳排放;在加工端,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數字化管理技術,實現產品質量的實時檢驗與修復,減少廢品率,降低資源消耗。
以電解鋁行業為例,截至去年年底,該行業碳排放約占全國總量的4.5%,目前電解鋁綠電比例已超25%。內蒙古自治區霍林郭勒市正全力打造“中國綠電鋁之城”,2023年,該市3家電解鋁企業完成8.67萬噸綠電鋁認證,預計2024年,在鋁精深加工方面的綠電消納占比可達60%以上。
銅冶煉行業能源消耗水平不斷降低,2022年綜合能耗為每噸銅205千克標煤,較2012年下降50%,產業能效優于標桿水平的產能約占45%,企業自主研發技術成為加速銅冶煉產業低碳轉型的重要推動因素。中金嶺南研發的兩段短流程煉銅工藝解決了銅冶煉工藝中存在的流程長、不連續、中間物料熱能損失高等技術難題,節能減排效率大幅提高。
未來,有色金屬行業需立足變革、創新與融合三大著力點,迸發出強勁活力。
在變革方面,系統推進產業結構變革,引導過剩產能和不具備競爭力的產能主動退出,加快研發和生產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的綠色產品;積極推進工藝流程變革,推廣采用清潔節能生產技術,對高耗能工藝進行低碳改造,加快布局配置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有序推進管理模式變革,建立健全綠色生產和安全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標準及審核機制,引導上下游企業合作,推動綠色供應鏈管理。
在創新方面,全面加強行業技術創新,系統布局清潔生產、資源循環、能源優化、廢物處理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研發低耗能合金新材料,對傳統有色金屬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中間產品進行精深加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持續加強體制創新,堅持“人才第一”和產學研用聯合攻關雙管齊下,建立滿足綠色發展需求的人才培育機制和企業生態。
在融合方面,推動行業與智能化技術相融合,將5G、人工智能和工業物聯網融入能源管控、安全環保及物料平衡中;推動與其他行業相融合,與能源、汽車、建筑行業合作共同開發綠色產品,尋求金融機構的綠色融資支持;推動行業與國際平臺相融合,打造綠色合作項目,獲取最新環保技術與管理經驗,吸引外商前來投資。
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傳統產業轉型提供重要發展機遇,有色金屬行業應借此“東風”,牢牢把握發展時機,加快產業升級步伐,努力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增添新成色。
實現化工節能降碳改造
在促進化工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方面,采取了哪些關鍵技術和創新舉措?
劉玲娜(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研究員):化工產業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2023年,我國化工產業營業收入9.27萬億元,產業利潤4862.6億元。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化工第一大國和世界石油化工第二大國,無機原料、乙烯、甲醇等重要大宗產品產量穩居世界前列,為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化工產業上游主要是石油開采與煉制產業,包括油氣開采和運輸、煉油和石油化工產品加工制造,中游為基本有機與高分子產業,下游為農業、能源、交通、機械、電子、紡織、輕工、建筑、建材以及居民生活配套服務相關產業。“十三五”以來,通過加快淘汰和有序退出落后產能,化工產業總體規模、產業集中度、整體技術水平持續提升。
傳統化工產業主要消費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產生大量碳排放的同時,會排放多種空氣污染物。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化工技術創新和綠色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在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同時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生產要素發展,推動化工產業向好向綠向新轉變。
第一,以新材料提升產品質量,加快構建多元化產品體系。以石油化工為例,我國每年在石油煉制與化學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近6億噸,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6%。與傳統材料相比,化工新材料具有質量輕、性能優異、功能性強、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點。2022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能超4500萬噸,產量超3100萬噸,產值首次超1萬億元,近5年平均增速在20%以上。
目前,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5萬噸/年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范項目已正式建成投產,與生產傳統聚烯烴塑料相比,煤基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噸產品原料煤耗可降低約5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約65%,工業增加值增加2至3倍,具有較高市場競爭力和環保效益。在PGA技術的基礎上,化工產業要逐步升級產品體系,構造以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為主的低碳產品替代傳統產品,形成功能齊全、品種多樣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系列產品,推進化工新材料綜合利用、低碳多元化轉型。
第二,以新技術促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持續推動產業高端化轉型。近年來,我國化工產業的規模集中度、基地集群化程度、整體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都取得新突破。其中,大宗基礎化學品產能產量多年穩居世界首位。以2022年10月中國石油廣東石化拉開試產序幕為標志,我國煉油總產能已達每年9.2億噸,其中千萬噸及以上煉廠增加到32家,成為世界第一煉油大國。
在煉化一體化、煤制烯烴、乙烷裂解等裝置發展驅動下,我國乙烯總產能突破每年5000萬噸。但國內基礎化工市場較為飽和,很多企業產能利用率低于80%,部分關鍵原料依賴進口,茂金屬聚乙烯和聚丙烯自給率約10%,異戊橡膠、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硫醚、聚酰亞胺的自給率約在50%。需加快布局低碳高附加值領域,攻克從原料制備、材料合成到加工應用領域的核心技術難題,實現智能化生產和數字化運營,助推價值創造、效率提升、管理變革。促進上中下游企業有效銜接、協同發展,推進化工產業從中低端向高端化升級。
第三,以新工藝實現過程降碳,加快新能源與化工產業耦合發展。在生產環節,促進化工與綠電、綠氫有機融合,加強氫能在化工工藝過程中的使用,推動綠氫耦合化工項目規模化應用。近年來,我國在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芳烴、汽油和二氧化碳制可降解塑料等高價值化學品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在末端環節,大力探索碳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加快開展以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CC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為主的技術攻關,為化工產業過程降碳提供了技術支撐。
以煤化工產業為例,其二氧化碳排放濃度高、易回收、成本低,其中70%可實現回收。目前,國家能源集團鄂爾多斯煤制油的CCS示范項目已累計注入地下封存超30萬噸二氧化碳。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年捕集30萬噸二氧化碳項目建成投產,將捕集的二氧化碳全部用于油田驅油開采與地質封存,預計每年可減排30萬噸二氧化碳。
開辟零碳園區建筑新模式
如何通過跨行業協同和系統化能源管理推動建筑產業走集約零碳之路?
林波榮(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生態規劃與綠色建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建筑行業是我國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其碳排放主要指運行時產生的直接碳排放和間接碳排放,2022年該行業碳排放總量為22億噸,占全國總量的19%。
工業園區以工業和民用建筑群為基本單元,同時容納工業生產、交通等多個用能排碳行業,是推動跨行業低碳轉型的最佳場景之一。目前,我國國家級和省級工業園區達2500多家,集中了全國超80%的企業,A股企業在海外建廠的數量超500個,有四成以上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國際能源署指出,未來建筑行業實現零碳,需整合包括發電端、電網、需求響應和儲能等技術,在各種市場創新機制下實現大規模多能融合。因此,最好的解決方式之一就是以建筑群或園區為主體,跨行業推動建筑行業節能降碳。
當前,我國園區碳排放約占全國的31%,部分園區碳排放強度達每萬元增加值碳排放量20噸,部分產品在國際市場遭遇綠色碳壁壘。隨著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為代表的制造業出海建廠,努力降低產品全過程碳排放已成趨勢。面對國際綠色碳壁壘與國內“雙碳”目標任務,工業園區亟需走集約零碳之路。
園區空間廣闊、容積率低,工藝過程用能高、排熱量大,具備太陽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和工藝余熱梯級利用的可能。傳統的園區能源系統規劃建設運維表現為各行業相互獨立,工業與民用能源系統互不聯通,造成裝機冗余量大、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困難、投資與運行成本高等問題。北京、合肥等地工商業產業園的實踐表明,若能以園區為主體統籌可再生能源產能和用能,構建冷熱電梯級利用以及與之互為支撐的新型供、儲、充、用能源系統,可降低園區峰值電網負荷和總碳排放量15%以上。
建議借助“新三樣”對產業的聚集帶動效應,將新型低碳園區、零碳園區作為“第四樣”,開辟我國建筑產業發展新模式。
一是以“新三樣”園區為樣板,推動“產業—建筑—交通—電力”跨行業協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目前全球已有27個國家、143個項目通過雙向充電技術將電動車變成市政電網的儲能單元,以應對可再生能源不穩定與災害電力短缺等問題,我國也明確提出要推動新能源汽車與園區場景互動。“新三樣”園區在新能源生產、存儲與消費等要素上優勢顯著,可以其為樣板,因地制宜推動跨行業協同技術研發與標準編制,帶動傳統建材產業轉型升級。
二是以建材類園區工業余熱利用為紐帶,推動工業與建筑行業能源一體化建設。據預測,當前我國可利用工業余熱達每年72億吉焦,其中60%來源于鋼鐵和水泥生產,若能被100%利用,則可承擔約1/6的工業與建筑用熱需求,每年可減排6億噸到11億噸。建議融合我國低溫熱長距離輸送、歐洲跨季節儲熱等技術優勢,推動一批利用工業園區余熱向民用建筑供應暖氣、生活熱水、工藝用熱的示范工程。
三是以城市更新為關鍵場景,以資源定業態,推動新質生產力應用與傳統產業轉型。老舊園區“先定業態、再定能源系統”的傳統更新方式難以有效發揮本地產業優勢與能源資源稟賦。可探索反向更新思路,即以本地既有產業組成、能源資源稟賦為邊界條件,通過設定最大化應用新質生產力、降低碳排放為目標,來匹配園區乃至整個城市的產業與民用業態融合。
四是推動零碳園區與制造業一起“出海”。國際市場對零碳產品的剛需,以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與我國在工業與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為在海外建設零碳園區提供了發展機遇,可在“新三樣”、水泥、鋼鐵、化工等重點領域打造樣板工程,推動工程建設標準互認,逐步打通相關政策法規與機制通道。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