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公安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亓延軍通報了近年來全國公安機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政治環境、社會環境、服務環境和法治環境的相關舉措和取得的進展。
全力維護社會長治久安
“黨的二十大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推動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和社會治理體系,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亓延軍介紹。
發布會通報的一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立案數較2022年下降4.8%;今年1月至7月,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30.1%、已連續14個月同比下降,電信網絡詐騙立案數同比下降23.8%、已連續11個月同比下降,現行命案破案率保持99.94%的歷史最高水平;2023年全國群眾安全指數達98.2%,連續4年保持在98%以上的高水平。
“今年1月至7月,全國共立案偵辦環境資源犯罪案件3萬余起。”發布會上,公安部環境資源和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知識產權犯罪偵查局局長李劍濤專門介紹了依法嚴厲打擊環境資源犯罪方面的成果。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公安機關會同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連續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專項整治行動,累計偵辦污染環境犯罪案件1600余起。
在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資源保護方面,公安機關緊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非法狩獵、非法捕撈等犯罪活動,持續加大打擊力度。如公安部組織21個省區市公安機關開展“5·22”非法狩獵專案集群打擊行動,立案偵辦刑事案件800余起,沉重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公安機關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積極參與部門聯合整治,依法嚴厲打擊相關犯罪。今年1月至7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破壞耕地等農用地刑事案件3600起。公安部組織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四省區公安機關開展打擊破壞黑土資源犯罪區域會戰,今年以來偵破案件數量同去年比翻一番,有效保護了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
進一步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務改革
2019年以來,立足職責使命,公安機關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改革新舉措。亓延軍介紹,公安機關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
在惠民利企方面,公安機關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出臺改革舉措240余項;在治安戶政方面,持續深化高頻戶政業務“跨省通辦”和身份證異地辦理業務,辦理戶口遷移“跨省通辦”業務415萬余筆,累計異地換、補領居民身份證1.16億張;在交通管理方面,已經陸續推出10批次改革新措施,惠及群眾8億多人次,減少群眾辦事成本700多億元。
2023年8月,公安部發布了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6條措施,其進展狀況及成果受到會上記者關注。亓延軍從三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在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方面,持續加大制度供給。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整完善戶口遷移政策,持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東部地區除個別超特大城市,中西部地區除個別省會城市以外,全面放寬放開了落戶限制。
在服務促進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不斷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公安機關突出服務職能,構建常態化警企聯系服務機制,創新線上線下服務模式,形成了浙江公安機關為企業服務的品牌“11087·親清在浙里”、福建公安機關護企安商“親清八閩”等一批助企護企服務品牌。
在高效便民利企方面,創新優化公安政務服務。持續推動更多公安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集成辦,就近辦、異地辦”。現在戶口的遷移及身份證、駕駛證、護照都可以“全國通辦”,在2.4萬個派出所設立的公安政務服務綜合服務窗口,可辦理100多個政務服務事項。
“服務發展沒有止境。”亓延軍表示,下一步,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創新理念、改進方式、優化措施,不斷提升服務管理效能,更加積極主動護航高質量發展。
針對無人駕駛等新問題,及時采取新措施
近年來,受“流量經濟”刺激,網絡謠言的內容廣度、傳播速度、更新頻率、影響范圍以及社會危害性等都在顯著增強。“對此,公安部高度重視,部署全國公安機關持續開展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發布會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王強通報了今年以來開展專項行動取得的成效。
一方面,公安機關堅決整治自媒體運營人員炮制謠言進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為。今年以來已偵辦網絡謠言類案件2.2萬余起,依法查處造謠傳謠網民2.5萬余人,依法指導網絡運營者關停違法違規賬號16萬余個,清理網絡謠言信息132.2萬余條。另一方面,深挖幕后操縱、造謠炒作的網絡水軍、MCN機構等突出違法犯罪活動。共查處此類案件623起,抓獲違法犯罪人員3397人。
“我們高度重視辟謠宣傳工作,加強網站平臺綜合治理措施。”王強介紹,公安機關堅持以打促治、以打促管,以重大網絡謠言案件為切入點,排查網站平臺漏洞問題,查處網站平臺1036家次,對重點網站平臺進行逐一約談整改。
近期,無人駕駛、自動駕駛話題引發社會各界關注。王強介紹,公安機關、公安交管部門依法保護交通參與者的合法權益,不斷適應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需要,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開展做好管理保障工作。目前,已累計發放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號牌1.6萬張,開放了公共測試道路3.2萬公里。
“應該說,這些措施有力支撐了自動駕駛技術驗證和更新迭代。”王強進一步介紹,公安機關一方面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推動道路測試,在準入試點和上路通行、試點“車路云一體化”應用等方面采取了積極措施;另一方面積極推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訂,對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測試、上路通行、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相關責任追究等方面,都作出了詳細規定。
“下一步,公安部將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依法安全穩妥有序地推動自動駕駛產業進步和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服務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王強表示。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