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大慶油田公司對企業的技術現狀梳理完畢,理清了目前在國內外所處的水平。為此,這個公司提出六化發展方向,即科研攻關要走特色化、國際化之路;科技管理要走市場化、開放化之路;技術發展要走產權化、產業化之路。
這個公司的勘探開發總體水平已達到國際領先地位,但發展不夠均衡、水平參差不齊。公司王玉普總經理介紹,大型陸相沉積砂巖油田勘探開發技術、高含水期油藏精細描述技術和聚合物驅技術等多項技術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但套損防治、低滲透油藏工程評價、低滲透油藏壓裂酸化、復雜斷塊油藏滾動勘探開發、微生物采油、蒸汽吞吐開采等技術,目前還不具備比較優勢,需要進一步加強攻關。裂縫潛山油藏開發、深層天然氣開發、復雜結構井開采和稠油開采等技術,也是這個公司比較落后的項目,所以公司將集中力量加快發展優勢技術,弱勢技術將采取合作、引進的方式加快攻關。
為此,公司理出整合思路。首先是縱向上整合。主要是針對當前由于科技力量分布不均衡,解決“熱”的過熱、“冷”的過冷的問題。公司分層次建立了四支研究隊伍:即科技戰略規劃研究隊伍、基礎儲備技術研究隊伍、生產難題攻關隊伍和技術推廣應用隊伍。其次是橫向上整合。主要是加強對外合作,開展聯合攻關,實現科研攻關的多形式、多渠道。第三是硬件上整合,主要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實驗設施及設備,并按照國際研發中心的標準加快引進和配置,建設好五個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發基地。
按照這套思路,公司在今后的科技發展上將實現三個轉變。 一是研究力量將以我為主向全面開放轉變。公司認為,有許多重大核心技術久攻不克,固然有其攻關難度,但也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主導思想上不敢放、不愿放。時至今日,大慶油田已進入特高含水開發期,各項重大技術再久攻不克,百年油田將難以維系。在這種關鍵時刻,公司將實行開放式科技管理模式,采取項目招標、課題簽約等靈活的合作方式,共同攻關。
二是研究方向將由立足本土向內外兼顧轉變。王玉普告訴記者,大慶油田要走出去,科技是通行證。今后在滿足本土勘探開發技術需求的同時,把發展目標市場的適用技術提到重要日程。內外兼顧,“兩條腿”走路,不在本土“死做”,避免導致將來的“做死”,進而達到本土做精、外部做強的目標。
三是研究重心將由解決生產難題向提升核心能力轉變。大慶油田以往的科技工作,大都立足解決勘探開發的實際難題。目前公司已著手從構筑企業核心能力這個層面來謀劃科研。
信息來源:石油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