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石化)宣布,該公司在PTA(精對苯二甲酸)技術國產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由上海石化開發的世界級規模和水平的年產80萬噸PTA工藝包和成套技術,最近已通過中國石化技術驗收,其技術和規模國內領先,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可望用于建設國產化世界級規模的PTA生產裝置。這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開發成功,使上海石化在國內第一家率先打破了長期以來PTA技術由國外少數大公司壟斷的局面。
漂亮的三級跳
上海石化有20多年的PTA生產歷史。1984年,該公司從日本成套引進年產22.5萬噸PTA裝置。早在1993年,上海石化下屬的滌綸事業部就開始進行引進裝置的擴能探索。2001年,該事業部完成從年產22.5萬噸增量至30萬噸的技術改造。2004年10月,再次完成擴產改造,年產能由30萬噸增至40萬噸,裝置主要原料單耗和綜合能耗達到國際水平。在此過程中,上海石化結合20多年的PTA生產經驗,通過自主創新,在PTA技術開發方面實現了漂亮的三級跳:先是形成了年產30萬噸PTA技術,接著形成了年產40萬噸PTA自有技術,最終形成了國產化年產80萬噸PTA裝置工藝包和成套技術。
成為技術“供應商”
作為中國石化“十條龍”科技攻關項目,上海石化年產80萬噸PTA成套技術的開發得到了中國石化的支持。
2002年起,上海石化在開發年產40萬噸軟件包的同時,同步開發年產80萬噸PTA裝置工藝包和成套技術。在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部的領導下,上海石化滌綸事業部與中國石化集團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并結合華東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共同研究,對氧化反應器等一系列主要單元過程進行系統研究和工藝流程優化。通過該項目的開發,上海石化已形成專有技術15項,申請專利技術5項,其中3項發明專利已獲授權。上海石化PTA成套專有技術被眾多國內同行看好。
據上海石化高層人士透露,上海石化PTA成套專有技術對外進行技術轉讓近期正在洽談之中,雙方簽約在望。由此,上海石化將成為PTA核心專利技術的“供應商”,讓國內外同行刮目相看。
帶動PTA裝備國產化
上海石化有關高層人士表示,開發年產80萬噸PTA裝置國產化成套技術,并用于建設世界規模的先進PTA裝置,有利于提高中國石化在聚酯原料領域的技術地位,打破國外大公司在聚酯原料領域的技術壟斷,徹底結束中國PTA技術依賴進口的歷史。同時,這項國產化成套技術的開發成功,還可帶動PTA裝備的國產化,有效降低整個聚酯鏈生產成本,提高該產業鏈的競爭力。
據估算,該技術如果投入工程化應用,預計可以節省技術專利引進費約1.9億元。同時,通過采用國產化設備,還可節省設備投資約1.4億元。
信息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