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求 增速繼續減緩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煤炭需求(國內)預測模型”的分析,2006年國內煤炭需求為208573萬噸,同比增加14515.1萬噸,增長7.48%,國內煤炭需求增速繼續減緩。與2006年GDP的預期增速8.6%相比,2006年煤炭需求彈性系數低于1。
2產量 略大于需求
隨著煤炭行業投資建設的加快,規模企業產量比重逐漸增加,2005年規模企業產量將達到17.8億噸,同比增長13.8%;2006年繼續穩步增長,預計產量將達到19.5億噸,同比增加1.7億噸,增長9.2%。
從煤炭企業類型看,目前鄉鎮小煤礦的產量比重已超過三分之一,增長貢獻率接近50%。綜合對各類煤炭企業生產的分析,預計2006年煤炭總產量將達21.6億噸,能夠有效滿足需求。
3價格 持續高位運行
規模企業產出成為主要增長力量,煤炭品質也將相應提高,有利于促進煤炭價格的穩定。2005年下半年開始征收的“煤炭價格調節資金”和煤炭資源稅的調整將能一定程度推動2006年煤炭價格上揚。
預計2006年煤炭出廠價格仍將繼續高位平穩運行,優質煤將有上漲潛力。電煤方面,預計2006年價格整體趨穩,但一些價格過低地區會有所上漲。
4利潤 穩步提升
2006年規模企業煤炭產量繼續穩步增長,行業增長景氣及效益景氣將持續平穩運行。綜合規模企業煤炭產量及價格預測分析,預計2006年煤炭行業規模企業收入將達到6031億元,同比增長10.6%,而利潤將達到594億元,同比增長11.6%,利潤率為9.85%。
5消費 集中在五大行業
2006年煤炭消費將進一步集中,電力、鋼鐵、石油加工、水泥、化學原料五大行業用煤比重將達到79.8%,其中電力(火電)用煤比重繼續穩步增加,將達到50.5%,增長貢獻高達57.5%,電力用煤依然是煤炭需求增長的最主要動力。
6進口 動力煤為增長主力
煤炭進口穩步增加。動力煤進口關稅的下調及國際煤炭價格的走低,促使動力煤進口成為主要增長動力,但煉焦煤和無煙煤仍是主要進口煤種,預計2006年煤炭進口量將達3000萬噸。
7出口 實行配額管理
煤炭、焦炭的出口繼續實行配額管理。2006年國際煤炭市場價格預計在50美元/噸波動,煤炭出口繼續走低,全年預計8000萬噸;焦炭價格繼續低位徘徊,焦炭出口將穩定在1500萬噸的水平。
8運輸 結構性矛盾突出
預計2006年鐵路、水路運煤能力增速均高出煤炭運輸需求增速。但季節性、地域性供需壓力仍存。一季度電煤需求大,鐵路運煤受到春運的影響,水路運力又不足,形勢最為嚴峻;二季度鐵路水路運力都大幅提高,供需最為舒緩;三、四季度,煤炭產量充足,鐵路、水路整體運輸能力較低仍是煤炭供需環節的瓶頸。分區域看,東北、華北及西北地區供需狀況較好;華東、華南地區輸運壓力較大,要保證供需平衡仍需搶運;華中地區對火電依賴程度較小,但產煤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兩地,地形復雜運輸不便。
信息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