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以來,油田公司緊緊圍繞西峰油田百萬噸產能建設和生產原油百萬噸的目標,在全力以赴組織好西峰油田產能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西峰油田的勘探力度。截至2005年底,西峰油田累計探明儲量2.3803億噸,控制儲量1.9983億噸,預測儲量1.2864億噸,三級儲量達到5.665億噸。
西峰地區油藏地質條件復雜,埋藏較深,勘探經歷了“三上兩下”。20世紀70年代,長慶油田針對延長組勘探部署了兩條“十字”大剖面,基本認識了延長組儲層的低滲透特點,明確了油層改造的重要性,并開展了壓裂工藝試驗,為后來的勘探積累了經驗;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水下扇沉積理論的指導下,針對鎮北、固城川展開預探,并對馬嶺嶺52井區進行評價試驗。通過這一階段的勘探,認識到隴東地區長6-8不存在大面積展布的水下扇,儲集砂體分布不穩定,壓裂改造試油產量有所提高,但仍未取得勘探上的實質性突破。進入21世紀,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工藝技術的提高,油田公司適時提出了“重新認識鄂爾多斯盆地,重新認識長慶低滲透,重新認識我們自己”的指導思想,開展了盆地模擬、沉積體系、砂體預測及高滲透儲層形成控制因素的攻關研究。
2001年,油田公司在西峰油田以白馬區為突破口,部署探井7口,6口井獲得工業油流。其中,西17井獲日產34.7噸高產工業油流。這一重大突破,拉開了西峰億噸級油田勘探的序幕。2003年至2005年,油田公司加強勘探力度,在西峰油田主體帶兩側的預探及東側的合水地區發現了新的含油富集區,進一步擴大了西峰油田的含油范圍。
西峰油田勘探成果的不斷豐富,對中國石油的持續、穩定、有效發展,以及油田公司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同時也為甘肅老區在西部大開發中實現大發展、大跨越,奠定了資源基礎。目前,西峰油田正拉動周邊地區二、三產業的滾動發展,營造出了新的供給與需求市場,增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產生了顯而易見的社會效益。
信息來源:石油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