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企業發展與信息技術的關系日益密切,企業創新日益加快,信息化規劃無疑將成為企業創新和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劑。
2.國內企業IT發展的缺陷和存在的不足
國內大型企業大多數在90年代開始致力于信息化的建設,但是大多數企業對信息化仍屬于“懵懂”階段,它們并不清楚信息化的實際意義,只是在跟風、趕潮流,從而造就了大量的信息化“孤島”。企業內部管理層對信息化的認識也沒有共同的和正確的認識。
最近幾年,國內企業對信息化的理解開始逐漸有所轉變,特別是在國家大力提倡“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來,很多企業開始理性地看待信息化,開始認識到信息化是需要規劃的,是需要整體地去理解的。
歸納而言,目前國內企業的信息化還存在以下問題:
——管理的問題。信息化規劃的問題就是公司戰略的問題,也就是公司管理層概念的問題。管理層的重視,也就是對信息化的高度認同,這也是信息化的關鍵所在。信息化具有自身的特點,周期較長,見效卻較慢,風險也比較高。相對而言,企業領導關心的就是效益,沒有立竿見效的項目,企業領導都會有所保留。如何讓領導認識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是信息化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
——企業管理模式變革不能進行徹底。很多成了形象工程,沒有將公司的戰略規劃進行到底。直接的結果就是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主線,信息化也就成了面子工程,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成為一個沒有實際用處的信息孤島。
──IT建設過程中沒有良好的愿景,或者量化的愿景,也沒有未來發展可行的步驟。走一步看一步,不知道發展到哪里,甚至這樣做的價值何在、風險何在都不知道,這樣的信息化其實是在燒錢。
3.當前進行信息化規劃的必然趨勢
經過信息化的初步積累,很多企業特別是國內的先進企業越來越重視IT規劃,把它看作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先導條件。
IT規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信息化戰略規劃,這方面內容主要是在深入研究企業發展愿景和戰略的基礎上,制定適合公司發展的IT愿景和戰略;二是信息化發展步驟,這塊內容是IT規劃具體實施手段的指導,一般應該包括信息系統的架構、信息系統的組成、信息系統各部分的關系,以及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進行的基礎投資,如系統環境和網絡環境建設的搭建原則等。
信息化的作用還在于管理,也就是IT治理,公司合理的IT治理架構將能夠為企業信息化發揮最大效能起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企業發展與信息技術的關系日益密切,企業創新日益加快,信息化規劃無疑將成為企業創新和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劑。
經過多年的信息化研究和實踐,國內的生產企業和IT企業都開始逐漸認識到IT規劃的過程其實就是企業管理層共同成長的過程,幫助企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就是幫助企業管理層提高對信息化的認識,促成管理層對信息化達成共識,同時也幫助企業的戰略能夠順利實現。企業信息化從本質上講就是管理的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的水平也就是企業管理水平的具體體現。
IT規劃的首要目標是要解決領導層的認識問題,杜絕“一把手”工程。IT規劃的另一個目標就是解決企業信息化的“孤島”問題,消化獨立的信息點和無法集成的獨立系統。“孤島”問題一般都是典型的沒有經過規劃建立的“一把手”工程,它們對企業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我們冷靜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些信息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都和IT規劃的缺失有著間接或直接的關系。
進行IT規劃,需要科學的方法論做指導,也需要系統的實踐步驟來達到規劃的目標。本文以科學的咨詢規劃方法論為支撐,對IT規劃的整個過程提出了合理、科學的分解方法,對諸多信息化規劃的關鍵要素給出了可以借鑒的處理手段和理論。
一、國內外IT規劃咨詢的發展趨勢
1.中國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
資本市場競爭的加劇,互聯網的沖擊,以及全球化問題,都使得中國企業在業務發展模式、市場拓展、管理運營、技術創新、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現在已經是必須有所變化的階段了。只有通過創新和變革才能加大企業的競爭能力,這時無疑需要信息化來作為企業管理推進的關鍵因素。
信息技術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劑,許多企業都寄希望于IT技術,也寄希望信息化技術能夠為企業的發展貢獻一份重要的力量。而事實上,IT技木已經成為企業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縮短工作流程,加快信息流的重要工具,為企業打造新的業務模式提供了可能。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信息技術使得企業能夠更加清晰地掌控自己的客戶資源,理順企業客戶關系管理;
——信息技術使得企業能夠掌控自己的整個供應流程,也就是說能夠掌控從原料采購到生產、銷售、資金回籠的整個業務流程;
——信息技術使得企業能夠利用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實現企業的經營,電子商務技術的興起是這方面的杰出代表;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公司創新管理模式的推進成為可能,比如寶鋼股份的鋼鐵主業一體化就是得益于信息化的發展,它使得地域上分散的公司各成員主體連成一體;
——信息技術是企業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增加原料的利用率,縮短產品交貨周期,監控合同執行環節,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經過多年的信息化研究和實踐,國內的生產企業和IT企業都開始逐漸認識到IT規劃的過程其實就是企業管理層共同成長的過程,幫助企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就是幫助企業管理層提高對信息化的認識,促成管理層對信息化達成共識,同時也幫助企業的戰略能夠順利實現。企業信息化從本質上講就是管理的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的水平也就是企業管理水平的具體體現。
IT規劃的首要目標是要解決領導層的認識問題,杜絕“一把手”工程。IT規劃的另一個目標就是解決企業信息化的“孤島”問題,消化獨立的信息點和無法集成的獨立系統。“孤島”問題一般都是典型的沒有經過規劃建立的“一把手”工程,它們對企業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我們冷靜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些信息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都和IT規劃的缺失有著間接或直接的關系。
進行IT規劃,需要科學的方法論做指導,也需要系統的實踐步驟來達到規劃的目標。本文以科學的咨詢規劃方法論為支撐,對IT規劃的整個過程提出了合理、科學的分解方法,對諸多信息化規劃的關鍵要素給出了可以借鑒的處理手段和理論。
一、國內外IT規劃咨詢的發展趨勢
1.中國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
資本市場競爭的加劇,互聯網的沖擊,以及全球化問題,都使得中國企業在業務發展模式、市場拓展、管理運營、技術創新、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現在已經是必須有所變化的階段了。只有通過創新和變革才能加大企業的競爭能力,這時無疑需要信息化來作為企業管理推進的關鍵因素。
信息技術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劑,許多企業都寄希望于IT技術,也寄希望信息化技術能夠為企業的發展貢獻一份重要的力量。而事實上,IT技木已經成為企業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縮短工作流程,加快信息流的重要工具,為企業打造新的業務模式提供了可能。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信息技術使得企業能夠更加清晰地掌控自己的客戶資源,理順企業客戶關系管理;
——信息技術使得企業能夠掌控自己的整個供應流程,也就是說能夠掌控從原料采購到生產、銷售、資金回籠的整個業務流程;
——信息技術使得企業能夠利用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實現企業的經營,電子商務技術的興起是這方面的杰出代表;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公司創新管理模式的推進成為可能,比如寶鋼股份的鋼鐵主業一體化就是得益于信息化的發展,它使得地域上分散的公司各成員主體連成一體;
——信息技術是企業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增加原料的利用率,縮短產品交貨周期,監控合同執行環節,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2.國內企業IT發展的缺陷和存在的不足
國內大型企業大多數在90年代開始致力于信息化的建設,但是大多數企業對信息化仍屬于“懵懂”階段,它們并不清楚信息化的實際意義,只是在跟風、趕潮流,從而造就了大量的信息化“孤島”。企業內部管理層對信息化的認識也沒有共同的和正確的認識。
最近幾年,國內企業對信息化的理解開始逐漸有所轉變,特別是在國家大力提倡“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來,很多企業開始理性地看待信息化,開始認識到信息化是需要規劃的,是需要整體地去理解的。
歸納而言,目前國內企業的信息化還存在以下問題:
——管理的問題。信息化規劃的問題就是公司戰略的問題,也就是公司管理層概念的問題。管理層的重視,也就是對信息化的高度認同,這也是信息化的關鍵所在。信息化具有自身的特點,周期較長,見效卻較慢,風險也比較高。相對而言,企業領導關心的就是效益,沒有立竿見效的項目,企業領導都會有所保留。如何讓領導認識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是信息化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
——企業管理模式變革不能進行徹底。很多成了形象工程,沒有將公司的戰略規劃進行到底。直接的結果就是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主線,信息化也就成了面子工程,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成為一個沒有實際用處的信息孤島。
──IT建設過程中沒有良好的愿景,或者量化的愿景,也沒有未來發展可行的步驟。走一步看一步,不知道發展到哪里,甚至這樣做的價值何在、風險何在都不知道,這樣的信息化其實是在燒錢。
3.當前進行信息化規劃的必然趨勢
經過信息化的初步積累,很多企業特別是國內的先進企業越來越重視IT規劃,把它看作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先導條件。
IT規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信息化戰略規劃,這方面內容主要是在深入研究企業發展愿景和戰略的基礎上,制定適合公司發展的IT愿景和戰略;二是信息化發展步驟,這塊內容是IT規劃具體實施手段的指導,一般應該包括信息系統的架構、信息系統的組成、信息系統各部分的關系,以及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進行的基礎投資,如系統環境和網絡環境建設的搭建原則等。
信息化的作用還在于管理,也就是IT治理,公司合理的IT治理架構將能夠為企業信息化發揮最大效能起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分階段的IT規劃劃分方法
IT規劃就是在充分、深入研究企業的發展遠景、業務策略和管理的基礎上,形成信息系統的遠景、信息系統的組織架構、信息系統各部分的邏輯關系,以支撐企業的戰略規劃,從而達成企業的戰略目標。
信息化建設涉及的內容呈現明顯的非線性,給大多數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字:“亂”,諸如公司戰略是否清晰,流程是否合理,組織機構是否高效運作,人員的素質等等,如何消除或減少這些混亂,就是IT規劃的具體作用。規劃的方法有多種,他們有一個共同目的:逐步理清企業管理流程,提升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方向,客觀評價公司信息化的現狀,提出合理的建設,包括IT策略、技術路線、各個應用之間的關系和集成度要求、企業信息化建設風險分析,等等。
IT規劃是過程,是信息化和管理的溝通、沖突、統一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多個階段,到底需要多少個階段才合適,需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規模比較小的企業一般分為3~5個階段為合適,規模比較大的集團型企業則劃分要細一點,可以分為7~10個階段。本文講述在寶信給國內企業進行信息化規劃時,一般需要的過程,其分為九個階段。
1.項目啟動階段
信息化規劃項目的啟動時機是成功的關鍵,是否是最佳的啟動時間需要通過多方面來評估:
首先,公司高層的意識如何?在規劃的整個過程中如果得到了公司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那么整個信息化規劃就可以預見到一個良好的結局了,如果能有高層領導親自掛帥,那是最好的。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讓高級管理層真正理解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信息化規劃,在規劃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以及采取的應對策略。另外,也必須讓高層領導充分認識到信息化規劃可以達到的目的,即對公司管理效率的提升,對公司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規劃項目啟動階段一般需要準備如下材料:
良好的項目建議書:項目建議書一般都是IT管理部門撰寫,出于項目執行的考慮,也有不少是項目執行的單位代替撰寫,比如咨詢公司進行撰寫,項目建議書除了撰寫立項背景、意義、目標、范圍等基本內容外,必須做到有明確的目標,有恰當的投入資源估算,切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并深刻理解領導的初衷。另外也必須有足夠的筆墨來描寫風險。
咨詢公司的項目團隊建立:咨詢公司的經驗和能力主要由參與項目的團隊來體現,高效、精干、配置合理的項目團隊是項目必需的,否則項目的實現將是困難重重。對應項目團隊應該有一個項目組織結構圖,主要描述項目執行的審核和管理機制。
企業參與的項目團隊:也稱為甲方項目團隊,對應咨詢公司的團隊,甲方需要任命得力的項目經理,最重要的是甲方必須明確牽頭掛帥的高層領導,一般以主管信息化的領導為宜。甲方人員組成應該涵蓋信息化規劃范圍內的各個業務板塊,人員素質要求也較高,最起碼應該是業務主管。
項目監督和管理委員會:一般由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各相關部門領導、咨詢公司領導、咨詢公司項目總監等人員組成。他們主要聽取項目各個階段的匯報,進行階段和最終文檔的評審,以及協調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一般情況下,甲方掛帥的領導也是項目監督和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人。
項目經理及其職責描述:項目經理設置有兩種方式,即甲乙雙方各任命一名項目經理或乙方單獨任命一名項目經理。在雙方都任命一名項目經理的情況下,項目計劃等基礎工作都由兩名項目經理協商確定。如果甲方沒有任命項目經理,則甲方必須指定一名項目聯系人或協調人。
項目調查問卷和訪談計劃:項目調查問卷是項目進入實質性啟動的重要的文件之一,它的作用為引導用戶在項目范圍內充分考慮并描述企業現狀和信息化的需求。訪談計劃主要針對公司高層領導制定,公司高層領導的戰略考慮是整個項目的靈魂和主線,良好的訪談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它使得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能夠充分符合公司的戰略。
項目整體計劃:項目整體計劃是本項目執行的指導文件,約束參與本項目的甲乙雙方人員嚴格按照有條理的進度執行,確保項目在規定的期限內,保質保量地完成。
IT規劃就是在充分、深入研究企業的發展遠景、業務策略和管理的基礎上,形成信息系統的遠景、信息系統的組織架構、信息系統各部分的邏輯關系,以支撐企業的戰略規劃,從而達成企業的戰略目標。
信息化建設涉及的內容呈現明顯的非線性,給大多數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字:“亂”,諸如公司戰略是否清晰,流程是否合理,組織機構是否高效運作,人員的素質等等,如何消除或減少這些混亂,就是IT規劃的具體作用。規劃的方法有多種,他們有一個共同目的:逐步理清企業管理流程,提升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方向,客觀評價公司信息化的現狀,提出合理的建設,包括IT策略、技術路線、各個應用之間的關系和集成度要求、企業信息化建設風險分析,等等。
IT規劃是過程,是信息化和管理的溝通、沖突、統一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多個階段,到底需要多少個階段才合適,需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規模比較小的企業一般分為3~5個階段為合適,規模比較大的集團型企業則劃分要細一點,可以分為7~10個階段。本文講述在寶信給國內企業進行信息化規劃時,一般需要的過程,其分為九個階段。
1.項目啟動階段
信息化規劃項目的啟動時機是成功的關鍵,是否是最佳的啟動時間需要通過多方面來評估:
首先,公司高層的意識如何?在規劃的整個過程中如果得到了公司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那么整個信息化規劃就可以預見到一個良好的結局了,如果能有高層領導親自掛帥,那是最好的。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讓高級管理層真正理解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信息化規劃,在規劃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以及采取的應對策略。另外,也必須讓高層領導充分認識到信息化規劃可以達到的目的,即對公司管理效率的提升,對公司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規劃項目啟動階段一般需要準備如下材料:
良好的項目建議書:項目建議書一般都是IT管理部門撰寫,出于項目執行的考慮,也有不少是項目執行的單位代替撰寫,比如咨詢公司進行撰寫,項目建議書除了撰寫立項背景、意義、目標、范圍等基本內容外,必須做到有明確的目標,有恰當的投入資源估算,切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并深刻理解領導的初衷。另外也必須有足夠的筆墨來描寫風險。
咨詢公司的項目團隊建立:咨詢公司的經驗和能力主要由參與項目的團隊來體現,高效、精干、配置合理的項目團隊是項目必需的,否則項目的實現將是困難重重。對應項目團隊應該有一個項目組織結構圖,主要描述項目執行的審核和管理機制。
企業參與的項目團隊:也稱為甲方項目團隊,對應咨詢公司的團隊,甲方需要任命得力的項目經理,最重要的是甲方必須明確牽頭掛帥的高層領導,一般以主管信息化的領導為宜。甲方人員組成應該涵蓋信息化規劃范圍內的各個業務板塊,人員素質要求也較高,最起碼應該是業務主管。
項目監督和管理委員會:一般由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各相關部門領導、咨詢公司領導、咨詢公司項目總監等人員組成。他們主要聽取項目各個階段的匯報,進行階段和最終文檔的評審,以及協調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一般情況下,甲方掛帥的領導也是項目監督和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人。
項目經理及其職責描述:項目經理設置有兩種方式,即甲乙雙方各任命一名項目經理或乙方單獨任命一名項目經理。在雙方都任命一名項目經理的情況下,項目計劃等基礎工作都由兩名項目經理協商確定。如果甲方沒有任命項目經理,則甲方必須指定一名項目聯系人或協調人。
項目調查問卷和訪談計劃:項目調查問卷是項目進入實質性啟動的重要的文件之一,它的作用為引導用戶在項目范圍內充分考慮并描述企業現狀和信息化的需求。訪談計劃主要針對公司高層領導制定,公司高層領導的戰略考慮是整個項目的靈魂和主線,良好的訪談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它使得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能夠充分符合公司的戰略。
項目整體計劃:項目整體計劃是本項目執行的指導文件,約束參與本項目的甲乙雙方人員嚴格按照有條理的進度執行,確保項目在規定的期限內,保質保量地完成。
2.調研和現狀分析階段
項目調研是整個規劃的基礎,每個企業都不一樣,都有自已的特色,因此項目調研的工作決定了規劃的質量。如果調研質量不高,勢必影響公司今后幾年的信息化發展。
調研的前期準備工作必須細致、充分。調查問卷是最基本的調研提綱,項目調研可以在此基礎上逐步展開,直至覆蓋整個項目的范圍。項目調研是現狀分析的基礎,這兩者是無法分割的兩個部分。
調研的前期準備工作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公司基本情況,行業背景,發展前途,國家政策支持度等;
——公司最近幾年的戰略規劃;
——公司主要的業務流程;
——現有IT系統及其使用狀況;
——公司系統環境和網絡環境狀況;
——公司IT管理機構構成及其職權范圍;
——公司各部門的業務流程和管理制度。
現狀分析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公司現有IT系統的使用價值和改造的投資預算;
——公司系統環境需要改進和升級的可能性;
——公司網絡建設需要投入的力量和預算分析;
——公司各業務板塊整合的可能性,需要淘汰的系統;
——相關的整合和集成建議。
項目調研是整個規劃的基礎,每個企業都不一樣,都有自已的特色,因此項目調研的工作決定了規劃的質量。如果調研質量不高,勢必影響公司今后幾年的信息化發展。
調研的前期準備工作必須細致、充分。調查問卷是最基本的調研提綱,項目調研可以在此基礎上逐步展開,直至覆蓋整個項目的范圍。項目調研是現狀分析的基礎,這兩者是無法分割的兩個部分。
調研的前期準備工作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公司基本情況,行業背景,發展前途,國家政策支持度等;
——公司最近幾年的戰略規劃;
——公司主要的業務流程;
——現有IT系統及其使用狀況;
——公司系統環境和網絡環境狀況;
——公司IT管理機構構成及其職權范圍;
——公司各部門的業務流程和管理制度。
現狀分析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公司現有IT系統的使用價值和改造的投資預算;
——公司系統環境需要改進和升級的可能性;
——公司網絡建設需要投入的力量和預算分析;
——公司各業務板塊整合的可能性,需要淘汰的系統;
——相關的整合和集成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