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建設一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公平合理原則為基礎、有強制約束力的全球性責任體系,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任務。
減排意味著以同樣數量的碳排放,實現更多的產出,或者說用更少的碳排放,實現同樣數量的產出。為實現這個目標,就要依靠新技術、新工藝、新的生產方法、新的運行機制。這也是人類社會一次重大的創新機遇。
建立一個全球性減排責任體系,實質上就是要形成一個以提高碳排放生產率為核心的激勵機制,并促進相關領域的競爭,并對經濟生活產生一系列積極變化:第一,包括技術資金在內的更多資源將會投入到減排領域,技術進步速度將顯著加快。第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全新的產業領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第三,提高碳排放生產率的競爭,改變已有的競爭優勢和資源配置格局。碳排放生產率高的地區和企業,將贏得新的競爭優勢,占得新一輪發展制高點。第四,減排與增長可以實現雙贏。在減排初期,部分地區和企業可能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但只要推進技術進步,減排成本將逐步降低。從中長期看,只要有合理的戰略、政策和機制導向,在實現減排目標的同時,增長速度不會減緩,增長規模不會縮減,增長質量更高的目標是可以達到的。
在全球低碳經濟發展競爭中,我國有不少的有利條件。在節能環保、新能源利用如發展電動汽車等方面,我國已有較好的基礎,不少技術在全球領先。我國市場空間廣闊,潛力巨大,為促進減排新技術商業化、市場化提供了良好前提條件。只要我們抓住機遇,積極推進相關政策調整、積極推進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形成減排領域的競爭優勢,就一定能走出一條減排與增長雙贏的新型工業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