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比太陽能、風電,核電顯然是一個更為現實的選擇。早在2007年,中國政府已經明確:到2020年,在運行核電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核電占全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從當時的不到2%提高到4%。
“按照每千瓦1400美金來算,現在已裝機的有12個機組(約1000萬千瓦),這意味著,未來10年,中國核電產業至少新增400多億美元的投資(3000萬千瓦)。”中國機械聯合會總工程師隋永濱告訴本報記者。
事實上,4000萬千瓦,已經是一個保守的目標。
整個2009年,有關“中國即將提高核電比例至5%(7000萬千瓦)”的消息便不斷傳出。而最新的消息是,在目前正處于草案修改階段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中,核電的發展目標或將再次提高:至2020年,核電發展目標將調整為8600萬千瓦。
對中國的裝備制造業而言,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據隋永濱介紹,“在核電裝備上的投入,占到整個核電項目總投入的50%。而目前,核電裝備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了75%。”
不過,這個巨大的市場亦有很高的門檻。由于“資質”和能力的限制,大部分核電設備訂單將由央企、國企獲得。“在國內的核電裝備供應中,民企所占的比重僅10%左右。”隋永濱說。
2.5萬億的盤子
“實際上,即便中國核能比例提升到5%,也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原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錢積惠對本報記者稱,“世界平均水平為16%。法國已經達到80%以上,發達國家的平均比例為25%”。
實際上,中國的核電建設正在加速。目前,國內擁有核電牌照的僅有三家企業: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
從中廣核了解到,作為國內三家擁有核電牌照的企業之一,中廣核已經建成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一期2個項目,在建項目還包括嶺澳二期項目、遼寧紅沿河項目、福建寧德項目、廣東陽江項目、廣東臺山項目等6個,另有廣西防城港、湖北咸寧等4個新項目正在開展前期準備工作。
在錢積惠看來,中國應大力提高核電的比例,而要達到世界平均水平(16%),中國至少還要上馬近百個核電項目。
這就意味著一個規模龐大的核電投資計劃。錢積惠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大亞灣核電站有兩個百萬級的機組,總投資約為250億元。按照100個項目來算,未來,中國的核電投資將達到2.5萬億元。
“核電產業的發展,將帶動一大批企業發展。”據錢介紹,目前在核電投資中,占比最大的是設備采購這一塊。
中廣核方面也對本報記者表示:“核電項目帶動的產業鏈較長,拉動效應較大,這必將給裝備制造業帶來發展的機會。按照國家要求,我們對每一個核電項目的國產化,都有相關安排和比率。”
央企搶先布局
“核電業務將成為我們公司未來業務增長亮點。”12月初,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東方電氣董秘辦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負責人稱,“我們的在手訂單非常充足,將在2011年后釋放出來。”
按照海通證券的預測, 2009年、2010年以及2011年,東方電氣的核電銷售收入分別將為15億元、30億元和100億元。
在2002年進入核電裝備制造后,核電已經成為東方電氣的核心增長點。“雖然現在核電在公司的業務中占比不大,但是,我們對核電的布局是很早就開始了。”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公司去年的市場融資和今年的非公開發行,主要募集資金項目都包括了核電生產投入和技改項目。”這位人士稱,“這無疑將推動公司在核電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據其介紹,東方電氣已經在四川的德陽、自貢,以及廣州和武漢,通過收購、新建生產制造基地來大力打造其核電業務。
海通證券的報告顯示,“東方電氣目前公司核電設備產品系列完備。目前,東方電氣在國內核電設備市場占有率為50%。”
而據銀河證券分析師沈文春介紹,除了東方電氣,國內核電主要設備商還有上海電氣、哈電集團以及中國一重、中國二重等,皆為央企或地方國企。
民企僅占10%
而對很多民營企業來說,這同樣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
浙江三方控制閥門股份公司,便是其中之一。11月,浙江三方剛剛拿到了中廣核的一個訂單,主要是向中廣核提供一種叫“常規島電站輔機”的產品,作用是“在原子反應堆把核能轉為熱能后,常規島電站能把熱能變成機械能”。
“這次是由政府組織的,當時參與的有近百家民企。”12月15日,浙江三方公司核電質保負責人葉水蘭向記者透露,大部分企業都只是提供一些外圍的配套產品。“我們主要是提供一些閥門產品,總額也就是幾千萬元”,“這僅是整個核電設備中很小的一部分”。
“在這些民企中,擁有核電產品許可證的只有我們一家。”葉水蘭頗為自豪。而據其介紹,整個浙江省,擁有核電產品生產許可資質的也僅有兩家。
2005年12月29日,在從國家核安全局拿到“民用核承壓設備設計、制造資格許可證”后,浙江三方獲得了進入核電市場的“通行證”,開始了與中廣核等多家國內外的核電制造商的合作。
核電的門檻
“民企中還沒有一家擁有整機制造商資格。”前述東方電氣人士說,在核電產業這塊大蛋糕里,民企目前還只能扮演一個小角色,“大部分是零部件的供應”。
一個核電站包括各種系統300余個,需要大大小小的零配件數萬套,正是由于核電產業鏈很長,像浙江三方這樣的民營企業,才獲得了參與其中的機會。
“目前,民企很難從核電裝備中獲得大的訂單。”前述東方電氣董秘辦人士介紹說。相比于東方電氣、上海電氣、哈電集團以及中國一重、中國二重等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在這一塊還差得遠”。
而據隋永濱介紹,在核電裝備的國內采購中,民企獲得的份額應該能達到10%。
“資質”是門檻之一。“生產核電產品需要經過國家核安全局監管。”錢積惠表示,出于對核電產品安全性的考慮,國家相關部門對此監控比較嚴格。
“除了資質外,更重要的是,核電產品對技術水平、資金要求很高。”上述東方電氣人士稱。“并不是說民企想研究就能研究的,一般民企沒有能力承擔這些研發成本。”隋永濱告訴記者,“包括主機和核島的9大關鍵設備的技術,目前都由國有企業擁有。”
在隋永濱看來,“民企的突破口,主要還是在泵閥、電線電纜、密封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