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終歲末,人們總是不約而同地為明年打算,無論處江湖之遠還是居廟堂之高,概莫能外。2009年之初,中國雖被世界金融危機裹挾著艱難前行,但國家和民眾一起努力,共同沖出了危機的漩渦,正如繞過險灘的巨艦一般,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從容面對世界一切變局,前不久結束的哥本哈根大會就是一個明證。雖然歲末的哥本哈根大會在世界人民的良知面前最終無恥地灰飛煙滅,但世界人民通過溫總理的講話,了解到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所做出的艱苦努力及對未來的堅定信念。世界人民更從中國 11月26日公布的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等具體目標中看到了中國對世界的誠意和為了人類未來而自我犧牲的決心。在新年景即將到來之際,中國給了世界一個希望和曙光!
盡管目標實施的結果是世界更綠更清潔更美好,但實施的過程就不那么美妙不那么詩意了 。降低排放和消耗的過程不僅要耗費巨大的經濟成本,而且要耗費巨大的社會成本。關掉幾個小電廠就意味著很多工人失業,關掉大批小煤窯也可能意味著地方上的GDP不升反降,降耗不僅會受到官員的抵制,短時間內部分民眾也難以理解,人活著就要吃飯,政府總得和他們一起為尋找出路吧。有專家說,中國節能減排之路最易走的一段已經走過了,越往后走越困難,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是的,這的確不難理解,要實地履行既定的節能減排計劃,我們的確要做好迎接巨大困難的準備。節能減排,我們沒有退路,也責無旁貸!但是,筆者要說的是,節能減排不只是要我們付出代價,還能給我們帶來嶄新的價值。必須認識到,世界范圍的節能減排是遲早的事。只要世界存在一天,無節制的排放和不健康地生產方式必然制約人類發展的腳步,自然界早已以各種方式警告過貪婪的人類:不改變生產生活方式,地球最終會變為一個垃圾廢棄廠,人類將趨滅亡。遲一天行動不如早一天行動,被動行動不如主動行動,切實的行動越早,遇到的困難越少。同時應該看到,節能減排、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得道多助的事業,越是行動早的企業越有戰略眼光,越能得到政府和民眾的支持,也越能在生產經營中獲利,從而走得更長更遠。
有時會發現,轉變一下思路,眼前的路就會變得開闊起來。現在剩下的就是行動!其實。自動化界早已開始了行動,西門子、ABB這些跨國公司2009年度已經把節能降耗做得風生水起,同時也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現在,我們呼吁內資企業真正行動起來,為國家、為社會同時也為自己打下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