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6日,國務院下發38號文,將多晶硅和風電設備,與鋼鐵、煤化工等行業一并點名,認為產能明顯過剩,重復建設現象嚴重,需要及時調控。
當時,一股投資的熱潮也正在上述兩個行業興起。在地方政府投資沖動的作用下,經濟危機中找不到出路的萬億資金,化作PE、VC等形式涌進了多晶硅和風電設備領域。
12月30日,針對多晶硅和風電設備的產能過剩情況,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對本報記者表示,2009年中國太陽能生產還需要2.5萬-3萬噸多晶硅。中國企業能生產1.5萬噸左右,還有近50%需要進口。
對于風電設備,史立山表示,要嚴格控制產能的低水平擴張。史立山說,我們現在已經批量生產1.5兆瓦的風電設備,以后主要鼓勵成本更低的3兆瓦、5兆瓦的風電設備。
這是中國政府2009年9月調控產能過剩以來,中國政府官員首次對“新能源過剩論”松綁。
調控政策走向
事實上,自國務院下發38號文以來,對新能源產能究竟過剩還是不過剩,業內一直存在爭議。2009年11月以來,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先后數次進行調研摸底,試圖弄清產能過剩的真實狀況。
參與調研的一位專家對本報透露,調研形成了新的報告,報告認為,今后政策對新能源的發展依然是引導為主,主要限制的是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建設。而對于一些關鍵零部件和工藝水平較高的生產線仍將扶持。
上述報告還建議,需要加快發展光伏發電、風電下游的電網和電價規劃,以進一步引導新能源發展。
據悉,目前這一報告已經上報國務院,并將在國家能源局正在修改制定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中體現。
史立山對本報表示,除了支持3兆瓦、5兆瓦的高水平設備外,對風電整機新建項目將實行嚴格控制,轉而支持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發展。
目前,中國各地新建立的風電生產線,大部分都是整機設備生產,但其關鍵的零部件幾乎全部需要進口。中國的風電設備生產企業,實際上只是一個組裝工廠。
史立山稱,國家能源局下一步還將加快對風電設備的標準檢測認證。
目前中國尚未建立起自己的認證標準,中國大部分風電設備的產品標準需要到國外認證。中國一旦建立自己的風電設備認證標準,將成為風電企業的準入門檻。
在多晶硅方面,將鼓勵和扶持企業采用新的生產技術,嚴格控制成本高的西門子法。加快對光伏發電定價,并出臺上網辦法。
產能過剩之辨
按照國家能源局的預計,2009年中國將形成20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規模,成為全球第三大風電國家。多晶硅方面,全國在建產能達到8萬噸,呈現爆炸式擴張。
盡管中國在風電設備和多晶硅領域存在巨大的潛在產能,但實際的情況卻是,真正在運轉的產能尚不及已有產能的一半。
一位參加新能源摸底調研的專家說:“現在全國80多家風電設備廠家中,沒有一家的生產率能夠達到50%以上,很多公司生產的葉片都放在倉庫里生銹。多晶硅行業也是如此。”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并不在生產企業,而是在后期的電網配置上。”該專家比喻說,就像一個水渠,兩頭都大,唯獨中間很窄,水沒法流過去。但不能因此就去拼命縮小兩頭。應該是把中間挖寬。“對于任何國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總量中的比重越高越好。”
工信部的調研也顯示,盡管多晶硅規劃產能超過了8萬噸,但產能建成率只有55%左右,而實際產能利用率則更低,只有25.8%。截至2009年9月,全國已投產的多晶硅生產企業僅有十幾家,僅占規劃總量的24.6%。
多晶硅是太陽能發電的基礎材料,史立山說太陽能產業現在面臨的最大難度是成本降不下來。“我們現在招標大概的標桿上網價是每度電1.09元,企業利潤率已經很低了,但仍然比我們現在的電價高2/3。”
按照史立山的設想,中國多晶硅產業要發展,光伏電價必須下降,需要降到7毛、8毛,這個行業才可以發展。但這也意味著政府需要拿出更多的財政資金進行補貼,這恐怕也難以持續。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曾表示:“如果成本不能降低,我們就只能告訴人們這是個科研產品,可以發電,但不能投入商用。”
這就是中國多晶硅行業發展面臨的尷尬境地。下游發展的制約和政策扶持力度的不足,讓中國8萬噸多晶硅產能無法釋放。
盡管如此,中國數家大型國有企業已紛紛開始大手筆進軍太陽能和風電產業。目前,五大發電集團、國家電網、兩大石油公司均已經開始著手部署新能源產業。
史立山說,眼下的核心問題,一個是政策進行合理的引導,讓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規模效應等辦法,降低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成本。另一方面,就是抓緊制定上網辦法,以及政府的財政補貼政策。
一旦兩方面都具備,未來新能源行業可以進行招標上網,成本低的企業就具備競爭力,成本高技術差的企業,不需要政策進行限制,自然就會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