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屈維利埃劇院是這座城市中神圣地之一,被譽為歐洲最漂亮的洛可可式劇院。建于1751年至1753年,由弗蘭索瓦•德•屈維利埃設計,建為居民劇院。該劇院在隨后的數百年中經歷了風風雨雨。1781年,莫扎特在此首次演奏了歌劇《伊多梅紐斯》(Idomeneo);1818年,劇院由于經濟原因不得不關閉,但于1857年重新開業。1944年,劇院在轟炸中遭到損壞。幸好那些珍貴的歷史文物已經轉移并存放在安全地方。
1958年,劇院在戰亂紛爭中重建于住宅城堡附件。從此,便以其建筑師的名字命名——屈維利埃劇院。由于大規模的修整工作,該劇院于2004年落幕。然而,這些過時的舞臺技術和建筑設備已經不足以滿足劇院運行的需求。于是,一項能量平衡改良措施成為修整工作的焦點,多特蒙德泵業專家的泵技術成就了這一點。四年修整期后,屈維利埃劇院以其古老的魅力和頂尖的技術于2008年6月重新開業。
考慮到能源效應的需求和提升觀眾舒適度,來自慕尼黑的工程辦公室Ottitsch開發了一套結合供熱、通風和空調的經濟、節能的總體概念。于是,通過集中供熱為劇院提供暖氣和熱水。主要由高效節能的風機盤管和地板散熱系統確保劇院各區域的供熱情況。此外,門廳處地板供熱的供熱管路連接至供冷管路,這樣便可以在炎熱季節用于地板制冷體系。如果室外溫度較低,自然子冷系統便可利用周圍空氣制冷。劇院內的所有技術設備均連接至劇院自動化系統,并提供需求導向。因此,獨立系統和系統各部件的中央控制和監控實現了經濟性操作。
劇院的高效節能操作系統中最為重要的組件是應用于建筑設備中的泵技術。幾乎所有的供熱和供冷管路均通過高效泵-“Wilo-Stratos”和“Wilo-Stratos ECO”的系列泵操作。這些泵均為電動無壓蓋泵,具有免維修的變頻器和永磁轉子。該泵基于所謂的高效電子整流電機(ECM),相比較帶有傳統驅動的電動控制泵而言,其可使效率翻倍。ECM技術是具有極高能效的直流電機的最新變型。由于可自動調整泵輸出并改變操作狀態,與未受控制的標準泵相比,該泵的節能潛力可達80%以上。由于采用了泵技術,屈維利埃劇院的運作成本大大低于使用未受控制的泵。
泵技術和建筑自動化的合作也可用于舞臺區域。屈維利埃劇院裝有IF模塊。這些模塊適用于各自的建筑管理系統,僅插入泵接口處即可。可通過0-10V接口實現泵的遠程設置點調節。這樣,相互連接的泵可用于劇院的控制運行,而且,可對該泵進行調節以滿足各自的需求。
此外,總線技術有助于故障診斷及協調修理。例如,威樂泵業生產的泵不僅可以傳輸所有電動泵、機械泵、熱力泵及液壓泵的數據,例如壓力、流量、能量消耗及運行時間,還可通過數據協議將各種故障狀態傳輸至控制室。這樣,一旦泵出現故障,便可立即采取措施。
特別是對公共設施而言,能量最佳化不僅是長期緩解國家及各市財政的一個經濟良機,同時,還是公眾的榜樣。屈維利埃劇院的節能建筑設備大大減低了運行成本。結合頂級的總線技術并可根據需要對節能泵技術進行監控。由此保證系統技術的可靠運行。幕墻后面是威樂的高效低能耗泵,它可以產生特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