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經歷可謂驚心動魄。”廣東珠海炬力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職工近日回憶。這家公司原本是集成電路設計的龍頭企業,依靠Mp3芯片曾占領美國50%以上市場份額,遭受國際金融危機后,又遇半導體產業調整,雙重打壓下,公司業績一度萎縮近50%。暨南大學教授易清明入駐企業后,共建了暨南大學-炬力集成電路設計創新實驗室與公司研發團隊一起進行GPS導航多媒體主控芯片研制,獲得成功并開始批量生產,產品市場反應踴躍,使企業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對于廣東東莞永強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來說,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鄧宏彬就是他們的“貴人”。鄧宏彬進駐企業后,僅2個月,就幫助企業研發出新一代產品,不僅使原來達10噸的油罐車重量大幅降至4.5噸,而且車輛的負載能力大幅提高。以1年跑10萬公里計算,每輛車可降低運費高達44萬元,極大提升了企業產品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為企業贏得了豐厚的訂單。短短幾個月就獲得了4000多萬美元的海外訂單,公司生產的油罐車、化工原料液罐車等產品占據了華南地區90%的市場份額。
2009年,有這樣經歷的企業不在少數。他們能夠頂住國際金融危機的大風浪,實現企業逆勢發展,得益于科技部門組織的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
七部門聯手幫助企業擺脫困境
2009年初,國際金融危機來勢洶洶。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關于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確定的“動員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主動服務企業”的任務,2009年3月,科技部、教育部、國資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會、中國科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動員廣大科技人員服務企業的意見》,并組織召開了“動員廣大科技人員深入基層服務企業視頻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出席會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七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分別提出了具體要求,啟動實施了“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
“視頻會議”后,全國科技界迅速行動起來。掀起了到企業去、到車間去、到生產一線去的熱潮。據科技部提供的信息,截至2009年12月,全國共有11萬余名科技人員深入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服務,科技部投入6.4億元,拉動地方省級政府投入12億余元,促進應屆畢業生就業2萬余人。
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積極響應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紛紛制定了相應的激勵政策。青島科技大學專門制定了鼓勵科技人員服務企業的政策。華中科技大學規定青年教師到企業開展駐點服務一年與出國深造一年同等對待,作為晉升職稱、職務的必要條件。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已經明確規定省級科技管理部門對特派員的考核,作為學校對老師的年終考核。
“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的啟動實施,為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破解發展難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引發企業新一輪的科技創新熱潮
專業科技人員的到來,使身處國際金融危機中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看到了擺脫困境的希望,引發了他們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強烈愿望,特別是很多科技人員入駐企業后,對他們進行“量體裁衣”般的服務,幫助他們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大幅縮短了企業產品的研發周期,提升了企業抵御金融危機的能力。
科技人員及其團隊依托派出單位強大的創新實力,針對企業產品開發和生產經營中出現的重要技術需求,開展聯合攻關,開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的新產品、新工藝,帶動企業產品結構升級,幫助企業拓寬了國內外市場,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紛紛稱贊:行動計劃是雪中送炭,是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前瞻之舉。
科技人員在為企業服務的同時,也為企業培養了急需的創新人才,幫助企業組建了創新團隊。廣東省實行的企業科技特派員及其助理的模式,加快了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減輕了高校應屆生實習實踐和就業壓力,為企業培養了一批適用型人才,降低了企業的用人風險,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狀況下,企業科技特派員助理制度成為緩解當前畢業生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之一。與此同時,服務企業的科技人員把在企業生產第一線獲得的新信息、新體驗和新思維帶回到課堂和實驗室,應用于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形成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科技力量的支撐,使企業增強了創新的動力。許多企業在金融危機中,不但沒有減少科技創新的投入,反而大幅增加了科技投入力度,據江蘇省對百家重點創新企業監測統計,9月份企業用于新產品開發的經費支出明顯增加,其中生物醫藥、電氣設備、新能源等產業的新產品開發經費投入同比增幅分別達到77%、52%、46%。
政府主導實現資源向企業聚集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汪曉東入駐深圳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后,長時間深入工廠一線,并邀請其所在學院的眾多知名專家學者來公司共同為企業把脈,短短一個月時間就為企業制訂出了詳細的未來發展戰略規劃和應對金融危機緊急預案,使企業減少了盲目投資近百萬元,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評價。
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參與,使得各種優勢資源得以向企業匯聚。他們利用人才、技術和成果的優勢,以派駐企業的科技人員及其團隊為橋梁和紐帶,根據企業技術需求和技術發展戰略,積極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服務方式,引導各種資源源源不斷地向企業、產業聚集,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
在推進科技人員服務企業工作中,各地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的原則,整合產業和科技優勢資源,創造了多種服務企業的模式。如,組建戰略聯盟,建設示范基地,共建研究院、研發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分支機構等,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了產業的優化升級,推進了地方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為區域、產業和企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
廣東省組織實施了“百校千人萬企省部企業科技特派員創新工程”。其目標是通過選派國內100所左右重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2000名左右的科技人員帶領萬名以上應屆大學畢業生作為特派員助理入駐廣東企業,解決企業生存和發展中的科技問題,推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創新產品,優化企業產品結構,提升企業、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輻射帶動10000家以上廣東企業實現升級、轉型。截至目前,來自全國120所高等院校、68家科研院所的2251名省部企業科技特派員帶領10000名特派員助理入駐近2000家企業開展科技服務,覆蓋全省21個地市,帶動了460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通過擔當特派員助理的形式,協助特派員工作并實現就業,在全國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江蘇省啟動實施的科技服務社會“校企聯盟”行動,其目標是組織省內120所高等院校和70家部省屬科研院所的1000多個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主要學科(領域)與全省2000多家企業結對合作,建立2000個以上“校企聯盟”,引導全省10000名科技人員深入企業、農村一線開展科技服務,初步實現了科技人員服務企業工作由個人行為向組織行為、單個行為向網絡行為、短期項目合作向長效穩定合作的“三個轉變”,營造出科技人員持續深入服務企業的新氣象和新氛圍。
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李普表示,9個月的實踐證明,“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是依靠科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有效舉措,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撬動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有力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