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東湖高新和凱迪電力兩家上市公司的掌門人,全國人大代表、凱迪控股董事長陳義龍這兩天一直在京奔走。這次全國兩會,陳帶了一份關于“加快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就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實現低碳經濟分別向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和水利部三部門提建議。
3月4日上午11時,記者致電陳義龍時,他正在對提案做最后的修改。這是陳義龍就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第二次向國家有關部門提案。
“這里有10萬億的存量資產,將會有成千上萬家企業進入,可帶動5000-6000萬人就業。”陳義龍宣稱。
在商業前景尚未完全明朗,生產成本難以控制的狀況下,相較于太陽能和風能等成熟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生物質能源產業到底是一個餡餅還是陷阱?
中國生物質能源潛力:22億噸標準煤
《21世紀》:在生物質能源領域,國外是否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可循?
陳義龍: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現有能源的一種重要補充,但其亦有一個先天不足,受氣候和自然條件等影響,其能源供應不太穩定,造價略高;而生物質能源一方面產業鏈齊全,可以轉化成石油、發熱、發電等,是一種可持續的充足能源。另一方面,生物質能源主要是通過種植經濟體現,成本相對低廉,市場空間巨大。
在發達國家,生物質能源產業商業化已經非常成熟了。據我了解,在瑞典和丹麥等歐洲國家,其發展生物質能源,基本實現了60%的能源自給自足,有效地解決了能源短缺問題。
《21世紀》:發展生物質能源,我國現有原料如何解決?是否充足?
陳義龍:我國生物質能源原料豐富。如果國家對40億畝宜林地增加技術、資金和管理投入,達到發達國家的現階段的生物量水平,每年可獲得相當于約16億噸標準煤的生物質能源商品;同時我國現有林地約32億畝,對其進行科學管護、撫育及低產林改造工程,則每年至少可獲得超過6億噸枝丫柴等廢棄物。
除此這外,我國每年農業、林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生物質原料將近10億噸,而被利用的近7億噸,還有3億噸被廢棄。如果能把這3億噸生物質原料全部開發利用,一年可節約相當于1.5億噸標煤的能源資源,將可新增生物質發電裝機超過4500萬千瓦。
《21世紀》: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對我國能源安全的戰略意義在哪?
陳義龍:我們經過調查分析,把上述所有生物質能源加起來,我國生物能源科學開發與利用現有的潛力可以達到相當于22億噸標準煤的能源商品。如果用于發電(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就現有的先進技術來看可以實現中間再熱高溫超高壓機組),裝機將達到10億千瓦。
商業化道路尚需時日
《21世紀》:國家發改委2007年9月4日頒布的《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顯示,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消費量在2010年達到10%,2020年要達到15%左右。其中生物質發電2010年要達到550萬千瓦,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截至2008年,以作物秸稈為燃料已經投產的裝機還不到100萬千瓦)。就你預測,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商業化,還有多長的道路要走?
陳義龍:生物質能源產業,是通過第一產業帶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產業鏈條長,帶動功能強,商業化的全面成功將會帶動超過6000萬人的就業。
中國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方向是對的,要利用創新工具和方法,加快其商業化進程。國外生物質能源產業商業化已經非常成熟了。國內的商業化道路,需要10-15年,甚至到2030年才可實現,這需與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相匹配。
我這次的提案,也就是為了引起決策層對生物質能源產業的重視,建議國家盡快科學規劃低碳資源開發的中長期方案,將生物產業發展(尤其是生物質能源)列入國家新興戰略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