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人大浙江代表團,有一位特殊的代表,別人提著皮包,他卻拎著菜籃子,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菜籃子代表”。
“你看我這個籃子是毛竹做的,可以用5年-10年,去年還被送到哥本哈根,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向世界展示。”當記者見到全國人大代表陳飛的時候,他正在整理一麻袋當地生產的竹編菜籃子,準備送進北京社區,希望更多的老百姓關注環保和低碳生活。
不只是陳飛,就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開幕之日,九三學社提交的“關于把握機遇走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的提案”也被列為一號提案。在今年的兩會上,代表委員有一個共同關注:探尋中國低碳生活之路。
“提倡低碳生活不是要過苦日子”
低碳生活如何進行?是不是要過苦日子……今年兩會期間,“低碳生活”這個時髦的話題成為眾多兩會代表關注的熱點。
記者兩會期間隨機采訪一些市民時,得到這樣的反饋——
“低碳生活我贊同,可讓我少開汽車,多騎自行車,我一時接受不了。那不又回到原來騎自行車上班的年代,生活水平倒退了?”
對于這樣的觀點,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廳廳長孫曉山說,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不要一談低碳就認為是不求發展,不要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倡低碳生活不是要過苦日子。”
他認為,全面實現低碳生活與提高生活水平并不沖突,它們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關鍵是要探索一種低碳的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在維持高標準生活的同時盡量減少使用高耗能產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
“事實上,通過利用低碳技術,交通便利、房屋舒適寬敞與降低碳排放可以并行不悖。”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科技廳廳長王海說。他舉例說,新型墻體保溫材料可以極大地提高房屋墻體隔熱隔溫效率,即使住宅寬大,能源消耗也不會增加;氫電池、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作為汽車的燃料,也可保障交通效率,實現低碳生活。
“社會長遠發展離不開倡導‘低碳生活’理念”
據統計,在今年的地方兩會上,有28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不約而同地在“展望”部分首次出現“低碳”字眼。
當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大學校長助理夏之寧接過記者遞上的“碳足跡”調查表時特別高興:“我是從事化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平時就非常注意環保節能,舊電池從來不會亂扔。據我了解,只要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風和避免房間過暖,就能減少家庭1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使用節能燈、少吃口香糖、使用環保袋、自覺提高空調制冷溫度、雙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都可以做到減少碳排放。”
眾多代表委員聚焦社會長遠發展、匯聚民意民智,提出關于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建議,就與我國的未來社會發展方向完全吻合。
“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我們都能做到低碳。”陳飛代表準備在今年兩會上提交的建議圍繞低碳和環保的主題。而今年政協會議新聞組所有信息也將采用網絡發布,不再印制記者手冊等文字資料。
這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其實是一種值得稱道的重大進步。
“推進‘低碳生活’,政府不能當‘甩手掌柜’”
“當醫院、學校就在身邊時,人們的出行就自然轉化為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全國人大代表、南昌市市長胡憲說,南昌市正在通過均等配置教育、醫療、商品流通等城市生活資源,幫助居民實現“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不僅是城市居民自己的事,也是政府的事,我們不能當‘甩手掌柜’。”胡憲說,實現低碳生活是一項社會工程,涉及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學校、家庭直至市民個人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
事實上,目前我國已在通過減免稅費、提供財政補貼等措施引導消費者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生活。在這些方面,國家正在逐步出臺更多政策,比如推廣太陽能等新能源項目,通過財政補貼方式推廣節能燈,支持開展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并通過財政補貼推廣高效節能空調等。
“雖然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實仍需加大推廣、監督力度,但值得欣慰的是,講究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已逐步進入百姓生活。”全國政協委員郭濤說,如果各級黨政機關、政府部門和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在踐行“低碳生活”理念方面都能夠注重從自身做起,那么,“低碳發展”“低碳社會”“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概念不僅將在更廣闊領域影響我們的生活,而且有利于最終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讓低碳經濟造福全人類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