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總體情況
汽車產銷量超1360萬輛,產銷量已居世界第一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我國全年累計生產汽車1379.10萬輛,同比增加48.3%;銷售汽車1364.48萬輛,同比增長46.2%,相較我國2002年汽車銷售同比增長37%的歷史記錄高近10個百分點;產銷增幅同比提高了43.3個百分點和39.6個百分點。其中,乘用車產銷1038.38萬輛和1033.13萬輛,同比增長54.1%和52.9%;商用車產銷340.72萬輛和331.35萬輛,同比增長33%和28.4%。其中,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2.47萬輛和141.36萬輛,同比增長145%和92%。
2009年,汽車銷售環比、同比保持較高增長態勢。1~4季度汽車銷售環比增長分別為24.8%、27.8%、4.1%、11.8%,同比增長分別為3.6%、31.6%、73.8%和85.6%。
中國取代日本 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
日前,中、日、美三國紛紛發布2009年國內汽車產量(在本國內生產的汽車數量)數據,中國以1379萬輛的產量超越日本,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此前近20年里,全球第一大生產國的桂冠一直被美日兩國壟斷。
不過“光環”背后依然存在諸多陰影。汽車專家賈新光指出,目前中國的汽車企業仍然規模偏小,經濟技術實力很弱。雖然中國汽車產量達到全球第一,但是近60%的產量均來自于外資公司在中國成立的合資生產企業。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09年國內乘用車銷量中,自主品牌公司生產了457萬輛,占總量的44%。此外,衡量汽車工業實力的另一個銷量指標——汽車出口數據依然悲觀。
不過中國汽車整體實力雖然不如擁有超過100年歷史的歐洲和美國,但中國汽車在全球的地位卻在快速提高。吉利并購沃爾沃,北汽購入薩博品牌部分資產,都使得中國汽車在全球的地位快速提升。
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程啟動,技術法規進一步完善
2009年,24家汽車生產企業的47個型號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列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并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發布。已制訂和實施新能源汽車標準39項,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體系框架和測試評價能力。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等23項標準制訂工作取得新進展,部分標準已經通過評審。
汽車企業兼并重組取得重大進展,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2009年,我國汽車銷量前十名的企業集團共銷售汽車1189.33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7%,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5家企業(集團)銷量過百萬,其中上汽集團汽車銷量突破200萬輛,達到270.55萬輛,一汽、東風、長安和北汽分別達到194.46萬輛、189.77萬輛 、186.98萬輛、124.30萬輛。上述5家企業(集團)2009年共銷售汽車966.05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71%,同比提高9個百分點,汽車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2009年5月21日,廣州汽車集團與湖南長豐汽車集團正式簽訂股權轉讓協議。11月10日,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重組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在北京正式簽約。汽車企業兼并重組取得重大進展。
企業經濟效益回升,技術改造和技術研發投入能力提高
2009年1~11月,全國汽車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054.33億元,同比增長21%;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988.27億元,同比增長52%;累計實現利稅總額3309億元,同比增長45%。從7月份起,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轉為正增長,扭轉了自2008年11月開始出現的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負增長局面。
2009年1~11月,17家重點企業(集團)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2368.66億元,同比增長24.7%;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2722.34億元,同比增長28.6%;累計實現主營業收入13392.34億元,同比增長23.3%;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65.43億元,同比增長63.8%,增幅同比提高63.3個百分點;累計實現利稅總額1981.49億元,同比增長53.1%,增幅同比提高51.5個百分點。
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擴大,乘用車、轎車分別達44%、30%
2009年,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457.7萬輛,占乘用車銷售市場的超過44.3%。轎車銷售747.31萬輛,其中自主品牌轎車銷售221.73萬輛,占轎車市場的29.7%,市場份額同比提高近4個百分點,較排名第二的日系車高近5個百分點。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0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