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裝備制造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這是記者在3月22日舉行的“2010國際石油石化裝備產業發展論壇”上聽到的最多的聲音。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在論壇上表示,從現在到今后一段較長時間,我國將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重要階段,石化產品的國內需求將處于增長期,油品等主要產品的剛性需求將長期存在,高端石化產品市場潛力巨大,都將為石油和化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也將為石油和化工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會。
“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裝備制造業是為各行各業提供技術裝備支持的基礎性產業,可以說沒有強大的裝備制造業,我國就無法完成工業化,更不可能真正實現現代化。制定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就是國家進一步發展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強烈信號。”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新華在論壇上說。
去年以來國家連續出臺了《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第一批)》、《石油和化學工業產業調整指導意見》和《石油和化學工業支撐技術指導意見》,這些政策的出臺極大地推動了裝備制造企業的發展。以中石油為例,目前,旗下有寶石機械、寶雞鋼管、渤海裝備制造、濟南柴油機、大慶油田和遼河油田6家制造企業和一家技術開發公司。2009年,7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占整個制造業務的90%以上,為500億元,在這些企業的帶動下,中石油裝備制造業的營業收入從2006年的196億元增長到了2009年的540億元,三年翻了一番多。
不僅中國裝備制造企業取得驕人業績,國外的石油石化公司也正逐漸認可中國的石油石化裝備。中國石化重大裝備國產化辦公室主任王玉臺表示,幾乎國外所有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都在中國成立了采購機構、代表處或者是委托了國內的機構做采購。
加快發展有利于結構調整
加快裝備制造業發展是推動石油和化學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趙俊貴說,在長期快速發展過程中,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所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很突出。主要表現:一是石油和化工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專用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等大量依賴進口。由于新產品、新技術開發不足,我國出口的一些石油和化工原料產品,在國外經過進一步加工,變成專用、精細化學品又高價返銷國內。不加快結構調整,不嚴格控制低端產品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不大力提高產品的專用化和精細化,就難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二是石化企業的產業集中度和世界石化工業的規模化、集約化、一體化、園區化的發展模式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煉化一體化和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程度低,集約化、規模化效應尚未充分發揮,大型石化產業園區和集群尚未形成。目前全國122家煉油企業平均規模250萬噸左右,遠遠低于世界553萬噸的平均規模。三是目前石化產業的廢水、廢氣、廢固等污染物排放,在全國工業領域分別居第一、第四、第五位。
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已經進入了以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為主要特征的新階段。趙俊貴說:“新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一是產品結構高端化、精細化發展趨勢;二是企業組織結構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趨勢;三是裝置大型化、工藝路線高技術化發展趨勢;四是安全、環保、節能、低碳等高標準發展趨勢;五是市場越來越國際化發展趨勢。”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能否在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中實現由大變強,關鍵之一就在于與之配套發展的裝備制造業的進步與振興。
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十二五”時期我國裝備制造業的重大戰略任務將是加快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努力建設裝備制造強國。
對于我國努力建設裝備制造強國的目標,李新華說:“這是‘十二五’時期我國裝備制造業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我們石油裝備制造業的首要任務。”他表示,目前中石油已經打造了寶雞和渤海2個百億元制造基地,還將再努力打造幾個百億元制造企業和基地,進一步增強競爭優勢和抗風險能力。
國產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待提高
目前,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我國掌握了灘海和中、深海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和復雜條件下的管道施工技術、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乙烯、大型粉煤制合成氨等大型裝置的成套技術,極大地改變了石油和化學工業的面貌,形成了較完備的行業裝備制造體系。盡管如此,趙俊貴提醒,必須看到全行業目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裝備僅占1/3左右,國產裝備的國內市場滿足率不到60%,在重大技術裝備領域這一比例更低。行業高端制造設備和技術大都依靠進口,特別是高新技術裝備、微細加工設備幾乎全部依靠進口,裝備中技術含量高的相關配套產品也大量依靠國外供給,這已經成為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瓶頸之一。
趙俊貴說,石化行業裝備設備企業總體小而散,與之相對應的是一般水平、通用化的產品多,高附加值、高技術、優質、個性化的產品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更少,大部分企業不能為用戶提供系統化的成套服務,還不適應產業升級發展的需要。裝備業不振興,高端制造業設備和技術受制于人,制造業規模再大,也難進入制造業強國行列。
鼓勵高技術含量石化裝備出口
為加快石油和化工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工信部裝備工業司重大技術處調研員王瑞華建議,鼓勵石油和化工裝備企業融資、跨行業重組、海外并購,積極打造特色鮮明的制造產業基地。
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趙志明呼吁,石油石化裝備企業要提高自己的科技含量,積極實施名牌戰略。認真貫徹《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的規定,盡快淘汰效率低、消耗高、設計結構不合理、技術性能差的落后設備。
趙俊貴建議,一是以重大石油化工工程項目為依托,以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精對苯二酸、大型煤化工等成套設備為重點,抓緊研制大型裂解爐、大型粉煤氣化爐、大型容積式壓縮機組等關鍵大型裝備。二是推動完善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體制和機制。比如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提高研究開發費用,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貼息、風險投資等方式調動社會資本科技投入的積極性,逐步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創新投融資機制。
王玉臺希望國家采取信貸支持、研發支持和出口補貼等各種措施,加大支持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資源消耗小的石油石化裝備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