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今的家具建材行業如同食品行業一樣,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正是因為關注的多了,家具行業的“質量門“事件才會如同”三鹿“奶粉事件一樣一波不平一波又起。而面對形形色色的質量問題,企業各有各的說法。耀邦家具事業部總經理冷月告訴搜房記者,目前的家具市場,環保檢測標準不一,讓企業有很多空子可鉆。面對日趨成熟的家具建材業,環保標準何時才能規范?
炒作噱頭愈演愈烈 環保標準亟待規范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環保已經成為了當前最為熱點的話題。家具建材是否環保關系到人們的日常居住環境,尤為受到重視。順應消費者的需求,各種評比、認證紛紛出臺,大量打著環保大旗的新技術、新產品也不斷面世,使得消費者眼花繚亂,無所適從。
從廣東三大家具展上,記者發現,今年的家具環保概念又有了新的噱頭。各大家具企業紛紛打出“低碳“的概念。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家企業負責人,據他們透露,其實他們也不清楚什么叫低碳,但眾企業都談低碳,哪家不低碳就跟不上潮流了。”
據耀邦家具事業部總經理冷月告訴記者,現在家具建材市場上形形色色的“環保產品”是否真的環保,還有待消費者的仔細辨認。因為,有的企業雖然被抽檢和送檢的產品合格,但并不能說明該企業的所有產品都符合環保標準。而且家具通常都是由幾十種原料制作而成,比如有油漆、板材、五金、膠水等等。可能油漆有油漆的環保標準,板材有板材的標準,當把這些材料組合成家具時,卻沒有統一的環保標準。因此,有些企業會認為用的是環保的板材、環保的油漆、環保的膠水,這樣的家具就一樣環保,其實不然,當這些材料組合在一起時,需要一個新的標準來衡量是否環保,而目前的家具行業缺少這樣一個標準。
誠信經營 “質量危機”考驗企業社會責任
冷月認為:“在行業標準滯后、行業內缺少相關規范的時候,企業更應誠信經營,以質量為企業發展之根本。企業出現“質量危機”并不可怕,應該敢于直面問題,承擔該有的責任。中國的消費者都很樸實,富有同情心。如果企業真正去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者發現自己的錯誤,改正自己的錯誤,消費者很容易認同和理解。如果逃避就不是一個企業的作為,那是街邊小攤的作為。”
記者在采訪家具企業的過程中,發現他們愿意走上環保型發展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國目前相關的環保標準制定還沒有跟上市場發展的步伐,導致一些標準的適用性受到質疑。而且,不同行業的環保標準不統一,甚至經常有所矛盾,這讓企業和商家頗感無奈。一家具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說,家具的環保標準和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是由不同部門各自制定的,有時候家具本身的有害物質含量符合相關標準,達到了環保要求,但當消費者放置到室內后,室內的空氣質量檢測卻可能不達標。這種標準差異給生產廠家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同時,標準之間的不統一,有可能會讓一些商家鉆了空子,讓消費者的維權成為難題。
試想,中國的家具企業,有多少小作坊、小企業,如果家具產品的質量保證靠的僅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而沒有一個統一標準來制約和規范市場,這無疑將對整個家具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阻礙。希望中國的家具環保標準能早日統一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