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春—艾默生過程控制公司市場部總監
在中國自動化產業這片海洋中,眾多分流匯聚成一股力量,共同推動了這個產業的發展。然而,這其中,有一股力量是不該被我們遺忘的。雖然他們身在外企工作,卻始終致力于將國外公司的先進自動化技術應用到中國,林永春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中國自動化產業這片海洋中,有兢兢業業的科研工作者,有孜孜不倦、勤勤懇懇的技術專家,有不怕困難,勇于扛起責任的民族企業家,有始終戰斗在第一線為我國自動化技術應用無怨無悔做出貢獻的工程師……眾多分流匯聚成一股力量,共同推動了中國自動化產業的發展。然而,這其中,有一股力量是不該被我們遺忘的。也許他們并不經常被廣泛推崇,卻始終以自己的方式持續為中國自動化事業做著點滴的貢獻;也許他們并不張揚,卻在低調中構筑著自己心中的自動化夢;雖然他們身在外企工作,卻始終致力于將國外公司的先進自動化技術應用到中國。艾默生過程控制公司市場部總監林永春(以下簡稱林總)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一個出生于農民家庭的普通孩子;他,一個沒有深厚背景的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研究生,卻先后進入了Honeywell、ABB、艾默生等國際自動化公司出任資深技術專家。這樣的經歷究竟為他帶來了怎樣的感受和收獲?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踏上了采訪林總的征程。
筆者與林總早已相識,再次見面自然少了幾分客套,多了幾分親切。談話是伴隨著林總考上大學那一年開始的。他考上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正是1983年,也就是自動化技術在中國剛剛發展的起步階段。1990年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研究生畢業的他被分配到核工業部第二研究設計院,從事國產DCS開發、應用等工作。回想那時自己參與開發應用的系統,林總坦言,“這些系統現在都已經退出市場了,跟不上形勢了。”由此,我們也能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動化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
在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工作1年后,他決定去開辟更大的發展空間,于是毅然辭職到了Honyewell。在Honyewell的這段時間,他有了很多參與如燕山石化、天津石化化工廠、茂林乙烯等大型石化項目的機會,積累了可觀的工作經驗。包括后來在ABB和艾默生的工作經歷,這都是其職業生涯中不能磨滅的痕跡,不僅增長了工作經驗更加豐富了人生閱歷。談話過程中,林總回憶道:“我記得當初剛畢業的時候,我們的工廠里全都是盤裝表,根本沒有所謂的控制系統。后來國內剛開始應用DCS的時候,大家還在爭論到底用還是不用,因為對DCS的可靠性、先進性都沒有清晰的認識。但是短短的幾年后,基本上國內所有的項目全都采用了DCS系統,那時的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了DCS的先進性。”這是一種觀念的轉變,也是我國自動化技術發展的清晰印記。
2006年,林總正式成為現場總線基金會中國市場委員會主席,大力推動現場總線在中國的應用。談起現場總線,林總滔滔不絕,他向筆者詳細地闡述了現場總線問世的全過程。“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數字技術的進步,人們發現用戶追求的東西更多了,傳統的DCS只能監測控制過程變量,卻對儀表缺少有效的管理。之所以缺少有效的管理是因為并不了解儀表本身的信息,所以在80年代初就出現了HART通訊協議,它在傳統的模擬量基礎上疊加了數字信號。這種疊加的數字信號能夠把本身的狀態信息傳送到控制系統,傳遞給操作人員和維護人員,使他們能夠通過這些儀表傳送來的自診斷信息,判斷這些儀表的運行狀態。如果出現故障,就可以提早采取維護措施,也就實現了對儀表資產的有效管理。但是這種HART信號還不是用戶所追求的終極目標而只是一種過渡技術,人們希望全數字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要制定國際的數字通信標準,最終在1996年的時候推出基金會現場總線(簡稱FF現場總線)。”從FF現場總線問世到現在,已經有12年的歷史,“目前,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大規模應用。全球范圍內應用的設備已經超過100萬臺,控制系統超過了12000套,在中國也有將近300套左右。主要應用在石油、化工、天然氣、冶金、制藥、電力、建材、玻璃等行業。”
同時,林總也直言:“艾默生在現場總線技術的研發、推廣、標準化方面都起到了主導的作用。”1996年,艾默生推出了全新的DCS系統——DeltaV ,它融合了各種總線技術,可以兼容所有總線標準,一經推出,就得到了業界和用戶的一致好評。當然艾默生對中國自動化市場的貢獻并不僅如此。近些年來,艾默生更是響應中國政府的號召,主要致力于節能環保方面。
一個市場要想做大,必須要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如今,活躍在這個市場中的無論是民族企業還是外資企業都是其中不能缺少的一份子。所以在我們大力歌頌民族企業的同時,也請不要忘記這些外資企業為中國自動化市場發展所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當然,更加不能忘記有如林總這般身在外企,卻心系民族工業發展的自動化人!讓我們同樣向他們致以最為崇高的敬意!